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隐藏的世界,让家乡成为家乡
2016-03-19 02:52:29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土耳其] 奥尔罕·帕慕克 著  陈竹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严杰夫

  老家青果巷门口曾有两个小吃摊,一个卖麻糕,一个卖虾饼。这两种小吃是老家的传统小吃,曾经在小城随处可见,但如今,似乎唯有这两个小摊,坚守着城市久远的味觉记忆。

  同样的故事几乎发生在所有的现代城市里。当越来越多的快餐食品和速冻食品出现在现代人的餐桌上,传统食物的味道便越飘越远。

  离我老家数千公里的另一座城市——伊斯坦布尔,那里的居民似乎和我遭遇了同样的困扰。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把这份困扰写成了小说,这就是国内新近译介的 《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比我老家的历史要悠久得多,土耳其的传统小吃更是不计其数。其中一例,就是帕慕克在书中写到的“钵扎”。钵扎,是一款地地道道的土耳其传统饮料,很多外国人以为,土耳其的传统饮料无外乎土耳其咖啡、土耳其冰淇淋和土耳其酸奶,但其实钵扎才是传统土耳其人的最爱。

  当然,钵扎并不是小说的主角,书的主角是卖钵扎的小贩麦夫鲁特。麦夫鲁特的爱情故事、飘荡在城市夜空中的钵扎叫卖声,以及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过去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共同成为故事的核心成分。

  十多岁的时候,麦夫鲁特从一个不知名的村庄,跟随父亲来到首都伊斯坦布尔,白天上学,晚上上街卖钵扎。像当时大部分移民少年一样,麦夫鲁特慢慢荒废了学业,在偌大的都市里陷入了迷惘,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发生在伊斯坦布尔的震荡和冲突。

  抛开宗教背景,伊斯坦布尔的麦夫鲁特和青果巷门口的那两个小摊的摊主,并无两样。

  当所谓的城里人在城市化进程中,追逐洋腔洋调和洋派时,那些传统小吃,被视为过时、土气和不卫生,被鄙夷、被抛弃。殊不知,正是这些传统小吃,与城市里那些已消失的、正在消失的“老东西”一起,塑造了每座城市的与众不同,提示着生活中那些不足为人道的、琐碎的幸福。

  或许,正是麦夫鲁特和青果巷小贩他们“一根筋”似的固执,才让我们的城市在全球化、现代化的单一面孔中,保留下了些许的不同,让我们在某个怀念过往的时刻,可以找到过去的味道,从而忆起我们曾经拥有的生活。正如帕慕克在结尾处写道的,“这个世界的里面隐藏着另一个世界,只有将隐藏在自身里的另一个自己释放出来,他才能够边走边想地抵达幻想中的另一个世界……”

  正是这个隐藏的世界,正是这些在“脑海里的怪东西”,才让家乡成为了家乡。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