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浙江湖州以市场为导向打响“人才突围战”
2016-02-10 16:46:06
 

  新华社杭州2月10日电(记者陈晓波、岳德亮)被沪苏杭包围的浙江省湖州市,曾一度陷入人才输出大于人才流入的被动局面。自2008年实施海外引才计划以来,湖州坚持“党管人才”,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发展规律,不断优化从引进到服务的一系列人才工作,逐渐成为区域人才高地,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随之加快。

  “南太湖精英计划”是浙江首个海外引才计划,目标直指高端人才。湖州市于2008年启动实施这一计划,旨在5年内为当地重点产业引进一批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带团队的留学归国创业领军人才,来推动湖州转型发展。第二期“南太湖精英计划”已于2013年启动,引才范围由原先仅限于海归人才拓展到本土人才;2014年,以市场为导向提出人才项目评审“四个优先”原则;2015年,形成“海内海外并举、创业创新共引、团队个体并重、长期短期衔接”的引才体系。

  湖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主任李晓良表示,从项目的引进到人才的服务,湖州都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同时发挥“党管人才”的优势,深化人才工作。

  ——谁能来?市场说了算。湖州结合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人才项目评审“四个优先”原则,即重点产业配套优先、产业化成熟项目优先、本土企业合作优先、风投进入项目优先,确保企业“落地”“开花”。

  在具体评审中,评审专家从之前单一的技术专家,延伸扩展到企业家、风投经理等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政府则“只掌舵不划桨”,负责定方向、搭平台等,不直接参与评审。

  ——如何服务?请专业人士提供科学化服务。湖州市、县区全部覆盖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建立了政府部门和市场中介在内的人才服务联盟。

  李晓良说,政府主要在政务领域提供帮助,其他领域则引入社会力量。“服务态度好不能取代专业化水平,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湖州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此引进了猎头、创投、法务等42家中介服务机构。

  ——怎么统筹?“党管人才”是关键。湖州市充分发挥“党管人才”的优势,由组织部门进行统筹协调,形成市县、部门、政企三个“联动”。

  在具体考核上,湖州提高“南太湖精英计划”考核权重,并实行企业人才工作捆绑式考核,将企业人才工作情况作为享受政府优惠政策的前置条件,强化企业主体意识。

  下先手棋让湖州尝到了甜头。湖州通过“南太湖精英计划”引进海内外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389个,22人入选“国千”,总量居全省第三。2013年以来,“南太湖精英计划”企业产值、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0%以上,利税、利润年均增长160%以上。

  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速了湖州的转型升级。2015年,湖州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4.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9.8%,增速列全省第2位。据湖州市人才市场管理中心李耿翀介绍,新兴企业也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前来就业,近年来,除继续深造外,有近八成湖州籍大学生选择回乡就业。

  为深化人才工作,湖州仍在积极探索。在湖州,人才职称评价主体下放到行业协会及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中级职称评价不再将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评审的必要条件,代以人才贡献度、企业认可度、行业认同度作为指标。湖州还推行人才股权分红奖励、探索人才贡献奖励年金,以期留住中高层人才。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