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0日电(记者李小雨 常烨 郝王乐)横穿小镇的国道上车辆排起了长队,堵车竟达百米有余,从旁边经过的老农直呼稀奇:“原来堵车不仅电视上有,我们这儿也有哇,今天真是看到了‘西洋景’!”这是记者春节返乡时在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镇看到的场景。
横穿小池镇的105国道数年前经过拓宽,平时基本上畅通无阻,但是临近春节,汇入当地的车辆突然增加了很多,给当地的交通带来不小的压力。路边的加油站竟出现了无油可售的场景。
记者发现,除了一些从外地返乡的车辆外,还有很多崭新的没来得及上牌照的本地车辆。数年前,人们购买的还是以小面包和微客车这类经济实用型车辆为主,现在基本上变成更舒适、更漂亮的小轿车了。
在当地,汽车已经悄然取代了摩托车,成为人们春节期间购物以及走亲访友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几年前刚修的进村公路现在就已经显得狭窄,村头人们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都是如何修通或者拓宽到家的道路,好让汽车能够直接开到家门口。
太湖县位于安徽省西南部,记者近几年来每次回乡都能感受到家乡巨大的变化。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他们越来越注重提高生活质量:楼越盖越高,也越来越漂亮,买车的人也多了起来。特别是新一代的农村人,已经逐渐抛弃了他们父辈“有钱就存着”的消费习惯,逢年过节,都显示出巨大的消费能力。
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太湖县每年都有很多人外出打工,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最集中的区域。小池镇百鸣村的何章宝夫妻俩在杭州从事制衣的工作,去年十二月买了一辆十多万的汽车,从杭州开回老家过年。
据何章宝介绍,现在汽车价格与前几年相比降低很多,自己的收入又一直在增长。这样一涨一降,原来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现在实现起来也不太费力。他说,家里前几年已经盖了楼房,孩子上学暂时也还花不了太多钱,买辆汽车相对他俩的收入来讲,并没有多大的压力。
“在杭州打工的老乡很多都在当地买车开回家过年。大城市的汽车价格要低一些,而且国家去年把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也让我们省了一笔钱。还是自己开车回家过年方便!不仅行程自由,还免了很多路上的辛苦。”何章宝说。
何章宝所在的村民小组仅有二十多户,去年竟然新添了四辆汽车。当记者问这是否属于攀比型消费时,一名在场的老人回答:“攀比也得有底子啊,买车不像盖房,很少有人借钱买车的。”
像何章宝这样依靠外出打工过上好日子的例子在当地有很多,同时,农村中一些有经济头脑的能人在乡创业,也把日子过得红火,特别是去年养殖行情不错,很多养殖户都有不错的收入,买了汽车。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15年全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为2459.8万辆,同比增长4.7%,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超过2000万辆。专家预测,在一些大城市纷纷限购,汽车市场渐趋饱和的同时,富裕起来的农村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汽车市场。一些汽车厂商甚至在农村打出了“新车买的早,媳妇娶得比人好”的广告标语。
农民购车积极性的激发还得益于农村道路的改善。从2003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全国性、大规模农村公路建设。根据中国政府的新农村建设部署,交通运输部提出了“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工作目标。
近年来,中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通车总里程达到388.2万公里,99.98%的乡镇和99.82%的建制村通了公路。以“修路”刺激“买车”后,车辆增多也将反过来推动农村公路的建设。
横穿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镇的105国道上,车辆排起了长龙。新华网记者 李小雨摄
加油站闹起了“油荒”。新华网记者 李小雨摄
汽车成为越来越多的家庭的代步工具。新华网记者 李小雨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