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警方再抓11名号贩子
2016-01-30 02:58:38
 

  本报讯(记者高健)一段怒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让号贩子成为近期警方重点打击对象。昨天,警方再次抓获11名号贩子。同时,警方表示,将深挖幕后组织人员。

  凌晨5时,天还黑着,甘家口派出所的便衣民警已经“潜入”位于海淀区阜成路的空军总医院。虽然门诊部还没有开门,门口已经排起了几十人的长队,医院保安员依次登记这些人的身份证。

  记者发现,和以往号贩子嚣张的情况不同,昨天,没有人主动向排队的人兜售专家号,也听不到“我有号,要不要”的搭讪。但是,仔细观察,还是能分辨出一些人和真正的患者或家属不同:他们双手插着兜,不停四下观望,并没有着急看病的那种焦虑神情,倒是十分警惕周围的动静。

  要知道,海淀警方在一周前刚刚“围剿”过空军总医院的号贩子,共有12人落网。显然,打击还是起到了作用。

  最终,警方锁定了5男1女共6名嫌疑人,便衣民警慢慢向他们靠近,顺利抓获6人。同时,警方还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301医院等地抓获5名号贩子。

  这些号贩子年纪大的50多岁,小的还不到20岁。一开始,这11人都不承认“倒号”,以各种“疑难杂症”来证明自己是到医院就诊的。但是在证据面前和民警的教育下,他们最后承认是受雇来挂号的,一个号最少可以挣80元,“普通10元钱的号,一般可以100元倒卖,专家号可以卖到四五千元。”

  经了解,这些号贩子大多是“兼职”,有送快递的,还有打零工的,他们说春节快到了,想挣点“辛苦钱”回家。其中,一个年轻人自称是大四的学生,被学校分配到地铁当安检员,但是嫌挣得少,就辞职了,“我是第一次干这个。”年轻人说。

  警方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医院周边秩序的整治工作,同时,深挖幕后组织人员,对组织者实施严厉打击。

  记者手记

  铲除号贩子不能单靠“入刑”

  “入刑严惩号贩子”,这句话都快成为网络热语了,但记者不得不对这个观点浇点冷水。

  把号贩子列入刑法打击范围,就能解决问题吗?好像不能。

  首先,一个罪名的起刑点是根据危害程度来确定的。号贩子不可能因为倒票行为,被判蹲监狱十年八年。也许只能处以拘役等较轻的刑罚。那么,号贩子现在既然不怕拘留,难道就会怕拘役?

  不妨再做一个假设,号贩子被抓干净了,那么患者就能顺利挂到号了?不能!因为号是稀缺资源,真正竞争的是患者,只要有患者争不上这个号,他就会想办法“买号”,那么号贩子必然又会复兴。

  因此,当下不能单独指望“入刑”,只能将各种“治标”手段综合使用,压缩号贩子的生存空间。例如,树立患者正确的就医观念,不要认为只有专家才能“治病救人”;医院也应不断提高科技手段完善挂号问题,严惩“内外勾结”的行为;作为大城市特有的号贩子群体,地方政府也可以出台政策提高打击强度,并形成多部门、多单位合剿的综合治理之力等等。在“治标”的同时,加快医疗改革步伐,使得医疗资源更加均衡,才能最终消除号贩子。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