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应对寒潮,也是“补短板”的试金石
2016-01-21 07:36:01
 

  本报首席评论员 朱珉迕

  据气象预报,一波“35年未遇”的寒潮正向上海袭来。除了气温可能突破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致,伴随寒潮而来的严重冰冻,也会给城市运行安全和市民生活带来严峻挑战。

  许多人至今记得,2008年初那场雨雪冰冻灾害,曾令华南多地蒙受巨灾。殷鉴不远,能否经受住此番寒潮侵袭,是对城市运行管理的一次大考——尽管不能与2008年简单比附,对久未遭遇极端低温天气的上海而言,预报中的这场寒潮,也足以算得上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来不来,当然只能“听天命”;但能否将“自然灾害”带来的冲击和损失降到最低,却可以“尽人事”。值得欣慰的是,在寒潮的预报消息发出伊始,上海已经开始严阵以待。继前晚发出紧急通知后,市政府昨天又召开专题会议紧急部署防范应对工作,并明确启动应急机制; 各相关部门和区县、街镇、村居亦陆续传来消息,宣布进入应急状态,着手准备多重预案。

  从应对突发的角度,如此种种举措,都已经打上了提前量。而即便时下尚不能断言极端天气是否100%到来,带有充分提前量的方案准备,甚至足够的前期资源投入,也容不得哪怕0.1%的怠慢。

  冬季严寒上海经历得不多,夏季的台风、风暴却是常客。人们应该记得,近年屡屡有强台风袭击沪上、可能构成严重灾害的预报,但有好几次台风最终擦肩而过,结果虚惊一场。不少人事后笑称,台风屡屡在临到上海时转个弯,是因为上海有“大神护佑”。民间笑谈当然可以这么说,但城市管理显然不能寄希望于任何外在力量的“护佑”。即便结局未知,也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准备”,以求得“最好的结果”。这种不容半点侥幸的态度,恰是城市应对风险的底线思维。

  对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而言,底线思维不仅是极端情况来临前应有的自觉,也是常态治理下应有的自觉。反过来,极端情况下的表现如何,恰恰能折射常态下的治理能力。

  上海刚刚把“补短板”列为2016年的唯一重点调研课题。要奋力补好的“短板”,不仅是时下火热的“五违”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同样包括城市日常运行方方面面的瓶颈问题和小毛小病。而一次极端天气或是一场突发事故,往往会将短板问题暴露出来,并成倍放大。能否应对好这些极端情况,其实就是“补短板”的一堂“公开课”。

  这方面,坚持底线思维,还只是一个基础。就应对极端情况而言,全城上下已经开了一个好头,但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譬如应急预案,除了“提前预判”,更要“精确制导”,用不厌其烦的排摸和有针对性的安排,使预案在需要时能最大程度产生实效;又如紧急措施,除了从职能部门和机构自身的专业逻辑出发考虑,也需要一些站在市民和“用户”立场上的、“将心比心”的做法——去年6月那次突袭申城的大暴雨后,韩正书记曾要求领导干部想一想怎么“将心比心”。据其要求,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都要做到“预判要早”、“预告要广”、“预案要实”。三“要”背后,都意味着站在更全面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同时,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充分应对、全员上岗乃至“24小时响应”之余,方方面面的“齐心协力”更显关键。这不仅是寒潮前尤需期待的,也是日常工作中尤需强调的——特大型城市就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系统,其中每个环节固然都要尽善尽美,但若没有相互间的协同配合,系统运转也难言顺畅。毋须讳言,在某些方面,“上下联动、条块协同”一度也是上海的一块“短板”。而这块“短板”如今补得如何,可能到来的这场寒潮,就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

  论坛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