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场招聘会 四个年级都受益
2015-11-06 05:54:49
 

  深秋微寒,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场别具意义的校园招聘会却带来了一股暖意。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招聘会和筹备组织者不是学校和学院,而是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志愿者;之所以意义不凡,是因为这一场招聘会,令四个年级的学生全部获益。

  日前,在长春理工大学西区攀岩馆,一场学院校园招聘会竟然吸引了吉林省万通药业、长春远方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40家企业。

  “这40家企业都是我和大一、大二、大三的同学们联系来的!而且,从筹办到正式举行只用了1个月的时间。”招聘会志愿者、大二学生佟朕灿语气里带着自豪。佟朕灿说,“刚开始联系用人单位时,我和同学们心里总害怕遭到拒绝,接着还要洽谈、最终达成合作意向,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

  在这场招聘会背后,有300名和佟朕灿一样“蛮拼”的志愿者。经过他们的努力,招聘会现场的40家企业为前来参加招聘会的200余名毕业生提供岗位超过300个。

  与其他应聘者相比,大四学生吴兴竺明显从容许多,她说:“我在读大一和大二时,也帮助学长联络过招聘单位,并且因为参与这项活动,接触到了一家著名的矿泉水公司。在和这个公司接触两年后,公司已经向我抛出了橄榄枝。今天来参加招聘会,只是希望给自己更多的选择,所以并没有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

  尽管大多数同学不像吴兴竺揣着“底牌”,但他们还是纷纷表示这样的招聘会更暖心、更“接地气”。大四学生王一然说:“学弟学妹帮着找工作本来就是种鼓励,自家门口的专场招聘会又增强了信心,胜算的几率自然更大。”

  作为招聘会的发起者,经济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杨永鑫说,“学生帮学生找工作”的招聘会已经举办过两届,从第一年的用一个假期开始筹备,到现在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志愿者们的成长速度显而易见。今年的40家用人单位是从最初的70多家筛选出来的,质量颇高。杨永鑫说,“这样的招聘会,受益者不仅仅是毕业生,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更是一个长远的投资,吴兴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杨永鑫的话音刚落,佟朕灿就连忙点头:“在与用人单位联系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现了自身的薄弱点,更重要的是还学会了‘推销’母校和自己的技巧。”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也发现除了毕业生忙着找工作,一些大三学生也来寻求实习机会,会计专业大三学生张茜就是其中之一。张茜说:“为了找个实习岗位,我参加了许多场招聘会,投出去的简历不下30份,希望这一次能成功。”

  杨永鑫说,近三年来,长春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展就业工作,都是全院总动员,全院齐受益。越来越多非毕业班学生在筹办过程中,领悟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企业所需,蓄积了学习动力,明确了努力方向,补齐了自身“短板”。

  据了解,招聘会结束时,40家企业共接收简历324份,其中有签约意向的简历达158份。招聘会的第二天,记者还接到了张茜的好消息——招聘会当晚,已经有用人单位和她约谈。张茜说:“如果时间上达成协议,这个寒假我就可以如愿以偿地到会计岗位实习了!”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吉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