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一幅特别的作品
2015-11-06 05:54:49
 

  在长春师范大学,有一位叫赵紫文的学生辅导员,因为毛笔字写得好,办起了书法沙龙,经常给学生们作辅导。就在最近,赵紫文做的一件事在学校引起了不小轰动。

  事情是这样的:9月的一天,长春火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展出了一幅书法作品,叫做《罄竹难书》。这幅作品宽9.18米,长130米,由一万多个30厘米的楷体字组成,内容是45位日本战犯关于侵华战争的口述史。作品“占领”了小半个候车厅,一眼望去震撼人心。一开始,一些行人七嘴八舌地围过来凑热闹。后来,大家的表情都凝重了,有的人还打电话让家里人赶快过来看看。

  这幅《罄竹难书》正是赵紫文的书法作品,作品通过书法的形式把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直观呈现在观众眼前,令人印象深刻,在学校里和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很多档案馆觉得《罄竹难书》有非常好的教育效果,都来学校找赵紫文谈合作展出。

  2012年,赵紫文毕业后成为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学生辅导员。在和学生的接触中,他发现很多学生对抗战历史的认知不足。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通过影视作品侧面了解抗战历史,而影视作品都是经过加工的艺术作品,并不是真实历史。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这一代人不能对那段屈辱的民族记忆缺乏客观认识和反思。赵紫文越琢磨越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有一天赵紫文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偶然读到日本战犯的口述史,自己被骇人听闻的史实震撼了。愤怒之余他转而一想,“要是能把这些口述史用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定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015年年初,赵紫文开始查阅资料,购买笔墨。最后,他选定国家档案馆公布的45位日本侵华战争战犯口述史作为书写内容。在半年的书写过程中,赵紫文很多时候因为日本令人发指的罪行扔掉手中的毛笔,但冷静下来后还是捡起笔继续下去。这个过程中他落下了腰伤,写到中途无法坚持。“这里面有我们祖辈的苦难史。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书写这段历史把它告诉青年学子,我有这个责任和义务。”赵紫文常常这样给自己打气。终于在今年9月份,赵紫文完成了作品,顺利地在长春火车站展出。

  “这样的作品给人振聋发聩的感觉。”长春师范大学学生黄帅说:“看完赵紫文老师的作品,身边的很多同学主动上网了解抗战事实,讲抗战故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为民族的强盛国家富强出一把力!”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后,赵紫文打算今后将经常和社会力量合作,展出自己的作品。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吉林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