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篇社论
10月19日,周恩来出席文艺界召集的鲁迅逝世两周年纪念会。在讲话中,他强调要学习鲁迅的战斗精神,“不退让,不妥协,困难愈大,更愈加努力,以克服困难,坚持抗战”。他还为《新华日报》纪念鲁迅的专刊题词,号召要发扬坚持长期抗战、坚信最后胜利的民族精神。
周恩来还亲自指挥长江局机关、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的撤退工作。10月22日,日军已三面包围武汉。周恩来决定,南方局、“八办”和《新华日报》最后一批人员立即乘租来的“新升隆”号江轮向重庆撤退。由李克农率领的长江局、“八办”的工作人员边章伍、张唯一、夏之栩、龙飞虎、王炳南、王安娜,还有来长江局汇报工作的东北义勇军司令员李延禄、湖北省委的钱瑛、加拿大女护士简·尤恩等数十人;由新华日报社社长潘梓年率领的新华日报社工作人员数十人及印刷机器、纸张等物资,一齐上了船,把船舱装得满满的。当时拥挤在码头上许多待船逃离汉口的难民,纷纷要求上船。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只要有可能,应让一些难民上船。于是有了几十名拖儿带女的难民上了船。周恩来亲自到码头送别。
当周恩来和副官吴志坚、司机祝华三人,从江边回到长江局和“八办”原驻地大石洋行检查有没有遗失东西时,国民党兵正在楼内放炸药准备炸楼。这里当然不能再住了,便搬到鄱阳街1号郭沫若家里住。当天下午,朱德总司令到汉口,也住在这里。
谁会想到,长江局、“八办”和《新华日报》人员所乘的“新升隆”号,23日上午9时到嘉鱼县燕子窝停靠江边躲飞机时,被日寇飞机投弹炸沉了。幸亏李克农有防空经验,事先动员大部分同志上岸分散隐蔽,只留少数同志在船上看管。敌机轰炸时,除龙飞虎等几个能游泳的跳江上岸外,船上《新华日报》的潘美年、李密林、项泰等16名同志和八路军办事处的孙世实、徐挺荣、张海清等9名同志遇难。还有一批搭船群众也遇难了。新华日报社的机器、纸张都随船沉没,遭到重大损失!脱险的同志在李克农、潘梓年的领导和群众帮助下,克服了各种困难。李克农率长江局、“八办”同志经过常德到达长沙八路军通讯处;新华日报社的同志则分三批乘船到达重庆。为了悼念25位遇难烈士,12月5日,重庆新华日报社和八路军驻重庆通讯处,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周恩来还亲自布置了汉口情报站,向该站负责人当面交代的任务是收集日军占领武汉后的动态,并给他们配备了秘密电台。他又把八路军办事处电台台长肖贤法、报务员张元留下,亲自找他们谈话,要他们带上小电台在情报站负责人的领导下,建立秘密电台,与重庆八路军通讯处电台联络,提供日军情报。
10月24日傍晚,周恩来回到鄱阳街1号,给即将上船的郭沫若、胡愈之等送别,然后独自一人在房间里考虑为《新华日报》撰写最后一篇社论。他交代祝华把车子准备好,今晚就要离开汉口。当天深夜,周恩来的最后一项工作是亲自到《新华日报》编辑部和留下来坚守工作的章汉夫、朱世纶、林肖硖等同志研究在汉口出版的最后一张报纸的版面。他口述了25日最后发表的社论《告别武汉父老兄弟》,由朱世纶笔录,自己又修改定稿。社论郑重宣告:我们只是暂时离开武汉,我们一定要回来的。武汉终究要回到中国人民手中。当时已停电,工人只好用手摇印刷机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