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32件秦国金饰片流失境外20多年终回归
2015-07-15 07:30:34
 

  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的秦国金饰片终于回归祖国。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讲述了它们的漫漫“回家”路。

  大堡子山文物遭疯狂盗卖,扎实的取证记录、整理研究为后续追索奠定基础

  上世纪90年代,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遭到大规模盗掘,漫山遍野都是巨大的坑洞,在地下埋藏了2000余年的遗址被挖得千疮百孔,重要墓葬十之七八被毁坏,盗掘者最多时,涉及全县18个乡镇、56个村。大批文物被走私到海外。

  值得庆幸的是,随即展开的抢救发掘、整理研究十分扎实,为后续追索奠定了基础。

  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政府联合打击、制止了文物盗掘犯罪活动,在公安等部门的协作下追缴回一部分文物。追缴过程中,围绕被盗文物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档案。

  接着,国家文物局对这批墓葬开展了抢救性发掘,大量毁碎文物借助高科技进行了修复,相关的文物都进行了整理与研究。200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5家单位联合组成了早期秦文化课题组,开始了早期秦文化的探索。

  1994年春,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在法国的一家私人博物馆见到了出自甘肃省礼县的50余片秦人金箔饰片和两只金虎。1994年夏天,历史学家李学勤在美国纽约的一个展览中发现一对秦公壶。1995年春,4只青铜列鼎和两件青铜簋在中国香港的展览中露面。这些迹象都表明,大堡子山的文物已经遍布世界。

  2005年,国家文物局启动了关于海外流失文物的调查,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列入重点考察对象。之后又用了多年的时间搜集证据,基本掌握了这批流失文物的来龙去脉。

  致函沟通、当面协商……10年间多管齐下,把文物带回家

  近10年来,国家文物局依据对大堡子山遗址流失文物的调查成果,一直在开展流失文物追索工作。

  2009年美籍华人范季融、胡盈莹夫妇将其收藏的9件秦公、晋侯青铜器捐赠给国家文物局。这其中便有6件青铜器,是大堡子山秦公墓地流失的文物。其中3件秦公鼎、两件秦公簋的形制、纹饰、铭文,与出土于礼县大堡子山秦公墓地,现珍藏在甘肃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的秦公鼎、秦公簋相比较,一脉相承,神韵一致。秦公墓出土青铜器中多数有“秦公”或“秦子”铭文,完全可以证明是从中国流失的文物。

  2011年11月,香港知名实业家郭炎在获悉其所收藏的两件大堡子山鸷鸟形金饰片和1套大堡子山金铠甲片是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后,将文物义无反顾地捐赠给国家。

  有大量的大堡子山文物流失到法国,包括吉美博物馆收藏的34件文物。2010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段勇投石问路,向收藏有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的多个外国机构致函,希望对能够按照相关国际公约的原则精神,向我国归还被盗文物。

  同年,国际博协大会在上海举行,宋新潮向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阐明了这批文物对于研究秦国早期文明的重要意义,希望能促成文物的回归。希拉克表示同意。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再次明确提出促成文物回归的要求。2014年7月,两国组成联合专家组,专门赶赴甘肃大堡子山进行实地调研,并最终进行了吉美博物馆收藏金器与我国文物发掘的相同文物的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甚至金器打造时使用的工具都具有相同性。

  2014年10月,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在法期间再一次就如何回归进行了探讨。根据法国相关法律规定,国有财产是不可转让的。最后促成了文物原捐赠人同意撤销对吉美博物馆的捐赠行为,再由原捐赠人将文物返还中国。

  2015年4月13日,法国著名奢侈品大亨皮诺特将4件有着2000年历史的猛禽金首移交给中国驻法大使馆。5月13日,从同一卖家手中购得另外28件金饰的法国收藏家克里斯蒂安·戴迪耶亲自将文物交于宋新潮手中。而这两次回归都没有涉及到任何补偿。

  目前,至少还有34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由私人收藏家或者私人博物馆所拥有,相关沟通还在进行中。这次相关文物的回归,已经让世界意识到中国对于其他流失文物的诚意和决心。

  为纪念流失文物回归,“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将于7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大堡子山流失金饰片追索与返还的历程也会进行展示,包括往来信件、专家学者对于国外流失文物的调查研究资料以及部分因非法盗掘仍流失海外的大堡子山文物图片等。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人民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