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1月11日,一名孕妇在北医三院经抢救无效死亡,这场悲剧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三份官方声明的出现,让事件迅速在网上发酵。先是死者单位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发函,请求医院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调查结论;紧接着,北医三院回应事件经过,并指出死者家属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支持院方,质疑中科院理化所发声明的程序合理性,并表示相信法律会给纠纷双方一个交代。“中科院发函求真相”,对于这一做法的合理和必要性,网友的观点不尽相同。
正方
“中科院发公函”并无原罪
或许是出于爱才的原因,死者单位发公函要求医院公正处理并给一个可信的说法,合情合理。医院出于尊重,当认真回复,并满足其要求。根据医院的回复,中科院理化所可以更好安慰和疏导死者家属的情绪。就此而言,中科院理化所发公函并无原罪,不算过错。
不过,这种处理方式不能泛化和滥用,至少要守住三条底线:一,在公函中表明立场,只代表单位,不代表家属,不是给家属撑腰,不作为叫板的筹码;二,声明支持医院和家属走法治渠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双方的矛盾和分歧,避免事态升级和恶化;三,声明不干扰医疗纠纷的依法处理,不干预司法。
当然,医协发布声明力挺医院也有失公允。毕竟事故还没有定性,医院是否有过错尚不得知,医协应该站在公正的立场,客观、理性评价和处理,避免激化矛盾,尤其要鼓励双方走法治渠道,促成双方冷静处理,否则,容易演化成屁股决定脑袋的“站队”现象和“替谁说话”的偏袒行为。(王捷)
反方
“公函施压”无异于另类“医闹”
作为死者生前所在单位,同情、关心自己的员工,帮助其查明事件真相、维护正当权益本无可厚非,但在尚未弄清事件原委之前,这种“支持”与“帮助”应该彰显出理性与客观的“中立”态度,既不能先入为主地表达立场,更不能传递出可能导致事态升级的负面暗示,其表现形式更应以“口头”为宜。
其实,中科院理化所公函中要求“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真实、完整的结论”和“明白、公正、合理的交待”等用语,不无透露着“施压”与“不信任”的意味。由此解读,公函或意在“声援”,即为死者家属的赔偿要价当后盾、添筹码、呐喊助威,这无异于另一种表现形式的“医闹”。
妥善解决医疗纠纷,必须依靠法治的力量。一份公函把涉事双方的“娘家人”也牵扯进来,无助于死者家属的情绪平复,反倒容易激化双方的矛盾,让本就尚未查清的事情真相更加破朔迷离,更加难以抵达。(张玉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