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今日要闻
"偷跑流量"续:用户否认中移动"下载视频消耗"说法
2016-01-22 13:38:00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专电 (记者高健钧)针对引发网上热议的一名移动用户数千兆流量被“偷跑”事件,北京移动有关人士19日作出回应,该客户的数据流量并非“偷跑”,而是由于重复下载一个数据量较大视频造成数据消耗,北京移动对数据流量计费准确无误。

  据媒体日前报道,去年7月21日,一位中国移动北京有限公司用户张先生上午查询手机套餐时,看到流量剩余600余兆。7月22日0时0分到0时17分,该用户收到中国移动发来的5条短信,提示他当月使用数据流量超出套餐额度近2000兆,额外费用达500元。该用户称,大部分时间他都使用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当天不可能消耗千兆流量。与此同时,张先生还发现0时09分的短信提醒是“套餐外流量费用超额500元”,而一条0时12分的短信却显示“套餐外流量费用超额100元”,并对北京移动的流量提醒短信提出质疑。

  张先生随后致电中国移动客服,但对客服给出“手机感染病毒”的说法并不满意。最终这位客户将北京移动告上法院。

  北京移动相关人士16日向记者表示,在当事用户将北京移动起诉至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后,北京移动对后台情况进行了再次核查,发现他使用的数据流量计费准确无误。2015年7月22日0时至0时12分之间,该用户号码访问并重复下载某段大小为242兆的视频,共消耗流量2489兆。关于流量提醒短信有误的问题,北京移动给出的解释是,由于计费系统工作模式是每天凌晨进行数据备份,其间不处理话单。当备份结束后,开始同时处理前面累积的话单和实时话单,因此,流量提醒短信会出现时间差。

  记者采访到张先生,他对移动取证反复下载视频的事实予以否认,同时他认为移动公司不应该将责任转嫁给消费者。张先生已经收集到足够证据,并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移动公司展开诉讼。

  据了解,今年1月14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已对此进行了立案,北京移动表示,将积极配合法律程序,提供相关证据。业内人士表示,谁是这次“偷跑流量”事件责任方,应当依据法院的判决来认定。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今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