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一家民营企业在“冬至日”发放巨额救助金。李新锁摄
山西长治一家民营企业在“冬至日”发放巨额救助金。李新锁摄
中新网长治12月22日电 (李新锁)12月22日,正值“冬至日”。山西长治雾霾沉沉,来自长治市长治县、壶关、沁县等地3694位孤儿、特困家庭、孤寡老人、五保户收到500余万元救助金。
这份捐助来自长治当地一家医药企业。山西长治属于革命老区。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长期驻扎于此,军民在太行山区坚持反抗侵华日军。受地理条件、交通、产业影响,在太行山区,贫困人口居多。
17年前,山西振东集团设立“冬助日”,在“冬至日”这一天为孤儿、特困家庭、孤寡老人、因病致贫家庭提供救助,至今已延续17年。
据了解,20多年前,企业成立之初,即设立“敬老日”,为企业驻地村庄60岁以上老人送上大米、白面、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至今已累计发放1092万元。截至目前,企业用于教育、医疗、养老恤孤等各项公益事业的善款累计超过2亿元,受助人数超过1万人次。
当天,来自长治周边诸多县区3694位孤儿、特困家庭、孤寡老人、五保户,收到500余万元救助金。在活动现场,受邀前来的部分受助代表几乎占满整个广场。因为人数众多,现场发放持续数小时之久。
田慧芳是长治市沁县人。2012年以前,她和丈夫育有子女三人,生活虽不宽裕,但一家人其乐融融。2012年,丈夫不幸罹患白血病,生活从此急转直下。田慧芳说,为救丈夫,她借遍亲朋好友,直至出售房屋,深感生活的沉痛。绝望之际,上述企业通过走访予以救助,使其感到生命的支持。
在长治当地,因遭遇天灾人祸生活陷入困顿的人,往往会向上述企业求助。长治县孤儿王文静原本父母双全。后来,父亲在采石场工作身亡,母亲改嫁,王文静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家里一贫如洗。王文静说,如果没有得到救助,她今天不可能继续求学。
多年来,慈善捐助已在当地形成一种习惯。
作为企业负责人,李安平说,有人说企业做捐助是在做慈善,也有人说是为“积德”。其实,我们没有这些诉求,如果对生活陷入困境的人“不闻不问”,心里会有负罪感,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社会责任。
李安平说,近两年,受经济下行的影响,企业营收也面临一些困难,但只要企业还在正常运转,慈善捐助就不会停止。
对于慈善捐助,李安平认为,企业家做慈善需要氛围。山西之前有“7000万嫁女”的富豪,这种消费没有意义。企业家在获得巨额财富之后,应该多思考如何让钱花得更有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