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滨
有一类国产片似乎越“闹”越火。票房排行都前几名,内容也几乎都是一个调调。这类“闹”片已快成了唯一卖座的国产片类型,大有遮天蔽日之气象。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类能挣钱的中国电影,虽然数量每年都在增长,但能引起共鸣的影片却难以同数量形成正比。
这类电影唯一突出的特点就是“闹”。不“闹”不欢,不“闹”不娱乐,“闹”成了今天中国电影的精髓,“闹”是今天中国电影的法宝,为了闹,可以不要故事,不要人物关系,更可以颠覆一切电影的本质。这类“闹”电影成了只给中国人看,也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的中国电影,这类“闹”电影,只有中国观众自己才能在这类“闹”里找到快乐,现在“闹”电影成为唯一卖座影片的现象,说明中国电影现在真是成了一朵银幕奇葩。
“闹”电影怎么就在中国畅行无阻了?细想起来“闹”电影似乎是从《泰囧》开始的,我们姑且把《泰囧》作为“闹”电影的急先锋。那年,《泰囧》打败一切无敌手,勇夺当年中国电影票房之冠,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你对《泰囧》这部“闹”电影还能记起什么,还能记得影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和剧中的人物吗?估计能记住的剧中人物,也只是那些明星搞怪弄骚的那张脸。看完就忘,是这类“闹”电影最突出的特征。当全国银幕上能拿到高票房的影片,遮天蔽日,全无例外,一边倒一样全是靠“闹”出来的时候,这样的银幕难道不令人悲哀吗?
因为“闹”电影能“闹”出票房,能赚钱,所以已经成为引领中国电影的风向标。一部《泰囧》之后,追随者那是后浪推前浪,争相打破中国电影的票房纪录,“闹”出一片繁荣,这就是今天中国电影“闹”的结果。这些电影表面上看能赚那么多的人民币,在银幕上给中国电影赢了面子,但实际上却给中国电影带来了可怕的后果。
“闹”电影真的引领大众消费吗?中国观众真的就爱这类“闹”电影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泰囧》到《港囧》的票房,我们似乎已经找到了答案。此类闹剧就是昙花一现,仅仅是观众一时找乐子的心理成就了“闹”电影,但问题是电影不能成了没思想的光鲜空壳,在内容上浮光掠影,形式上一味跟风,没有哪一个喜欢看电影的观众总在“闹”电影的空壳里待着傻笑。
但另一个事实是中国观众真的需要引领,电影必须要有其教化功能。都说美国电影有美国精神,其实这种精神就是电影的教化功能,而美国电影如果失去了这种美国精神,也就失去驰骋世界银幕的魅力。美国也有“闹”电影,但是依然能闹出美国精神,而我们现在的“闹”电影只是一味“闹”起来,尽管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但是我们在“闹”中感受不到中国精神,感受不到中国魂。电影作为文化娱乐的先锋,美国电影的美国精神其内涵就是国家和民族的精髓,这是电影所必须拥有的。当中国电影失掉了中国魂,那就只能变成了“闹”电影,虽然暂时能“闹”出万贯票房,但是中国电影这么“闹”下去就会越变越穷,穷得只剩下人民币,中国人不看中国电影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诚然,当今中国“闹”电影的身体力行者和支持者会用这是“市场的选择,存在就是价值”之类的狂言来反驳;也还有人会说,电影是个商品,只要电影有票房,就说明观众喜欢,就满足了观众要求,达到了目的,不要苛求中国电影的内容,现在能在进口大片的冲击下保住“半壁江山”的票房就实属不易了;还更会有人说,电影就是一个娱乐产品,图个乐子、打发时间,不必承载多少精神文化。这些说法,振振有词,似乎颇有道理,为中国电影的“空壳感”寻找到了理由。这种为票房而票房、为娱乐而娱乐的价值缺失与偏差,正是当下中国电影普遍存在的一个严肃问题。
中国电影的数量每年都在大幅增长,中国电影的票房年年往上攀升,不要让人感觉中国电影富得只剩下钱了,中国电影穷得也只剩下钱了。中国电影依仗着中国人多,肆意破坏着电影本身的根基,“闹”出一部又一部只能给中国人看的“特色电影”。真正的中国特色电影,应该至少银幕亮起后,人的内心会激起涟漪,会触摸到人的心灵。纵览全球,不管电影如何高度商品化,电影到今天为止仍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是国家的形象名片。美国电影讲究美国精神,中国电影也应该蕴含着中国精神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电影。 J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