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社会百态
进口大片中国电影市场等你来 国产电影新力量崛起
2015-11-19 07:45:00
 

  原标题:进口大片:中国电影市场等你来

  从2017年开始,中国市场对美国电影产品将进一步开放。这是国内唯一有外片进口权的中国电影集团与美国电影协会(MPAA)日前签署《分账影片进口发行合作协议》的主要内容。这也是继2002年“WTO来了”、2012年中美电影协议之后,中国市场对好莱坞大片进一步开放的升级版。但这次的市场反应与此前相比有非常大的不同,那时中国电影人有种“狼来了”的恐慌感,但这次对“狼真的来了”则是坦然接受的状态,而且还自信满满。

  新力量崛起

  中国电影的这种自信不是没有道理的。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的完胜再一次证明国产片在中国市场占绝对优势。而且今年以来,已有《港囧》《捉妖记》《奔跑吧兄弟》3部国产电影登顶国际周末票房榜,而2015年也是历年来国产电影登顶国际票房榜数量最多的一年。其中,与《港囧》同档期上映的有环球公司发行的《绝命海拔》、索尼公司发行的《精灵旅社2》、福克斯发行的《移动迷宫2》,细数这几部进口片的制作,个个还真不是“渣片”。

  对于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张杨表示乐观。多年前,就“WTO来了”的话题,《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曾对他进行过专访,当时他就认为根本不用担心放开电影市场的问题。如今10多年过去,事实证明了他的判断。在他看来,这是公平竞争的一个方面,“来了就来了,这事很正常。市场放开后肯定竞争会更激烈,随着美国大片越来越多地涌入中国,反过来要求中国电影的制作和质量也得不断提高。”

  从整个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态势看,中国电影资料馆策展人、事业发展部副处长沙丹认为这符合WTO开放原则:“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光是要放开,同时还要增强自己的实力,通过政府引导、资金补贴、院线建设等各种各样的政策调控,把‘国家队’的水平提升起来,形成像中影这样的‘国家队’,同时扶持民营企业,形成市场多元主体。”

  当初“WTO来了”以后,很多电影人都说“狼来了”,但今年中美双方签署相关电影协议,增加进口片配额,业界似乎已经习惯了,关注的重点反而是中国电影新力量。的确,连中国电影人自己都没有料到,通过10多年的培育,以徐峥、田晓鹏、陈思诚、韩延、吴京、宁浩这些“70后”“80后”为代表的中国电影人,已经能够拍出跟好莱坞等进口大片“作战”的作品。

  正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所说:“中国电影正在改变过去电影人才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迎来产业发展带动文化提升、文化提升储备更多人才的良性循环的局面,而只有人才,才是我们迈向电影强国、进一步进行开放竞争的最有力的前提条件。”

  配额“不是事儿”

  所谓分账大片,就是指好莱坞新片,要求距北美上映不超过半年,由一线公司制作,以商业大片为主,有大投资,有大明星,有完善的市场运作,参与中国票房分成。2012年以前的分成比例为13%,2013年以后增至25%。

  1994年《亡命天涯》成为我国第一部进口大片;从1995年开始,每年引进10部好莱坞大片;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进口片数量由10部增加到20部;2004年,为了限制美国电影霸占市场,规定引进的20部电影中必须有6部为非美国电影;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相关协议,规定引进分账片的数额从20部增至34部;2014年算上贴片,引进片达到60部左右。

  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铁东表示:“中国之所以在10余年的时间内做到了好莱坞100多年50%的成绩,是因为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观众优势、资本优势,有互联网思维、IP思维、大数据,在全球都差钱的时候我们不差钱,所以欧洲现在频频给中国电影奖项,就是希望吸引中国的投资。”

  熟知好莱坞大片引进中国历程的周铁东分析认为,好莱坞大片引进中国的头20年,可以说好莱坞是“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为的是赢得中国市场。如今好不容易中国电影市场繁荣了,《人再囧途之泰囧》等电影的大卖告诉他们中国观众开始流失了,花20年培养的观众依赖性如今已经没有那么牢靠了,于是他们开始迎合中国,甚至有的美国大学开设了中国观众趣味研究课程,周黑鸭也被植入了好莱坞大片以取悦中国观众。当下,中国必须抓住机会将中美电影间过去单向单赢的关系变为双向双赢的关系。

  在沙丹看来,到今天为止,“我们用中国式的大片抵抗外来影片完全没有问题”。从今年的电影市场看,就连纯小众电影都能获得相当好的票房,比如《烈日灼心》《心迷宫》等。

  倒逼式改革

  不知不觉,中国电影市场已经从量变进入质变了。2003年中国电影市场开启全面深入的电影产业化改革前,中国电影市场大盘规模是当时北美电影市场的1%,经过12年的发展,到今年年底有望达到北美电影市场的65%。业界推断,到2018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也有人判断不用到2018年,也许2017年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大牌影视公司都纷纷寻求国际化的战略合作。中国知名电影发行公司博纳影业11月初登上美国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笔超过2亿美元的合同,促成了博纳影业与福克斯公司在电影方面的合作。博纳影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是为了赶在《火星救援》在中国上映前完成这笔交易,双方可谓“速战速决”。而在11月的第二周,乐视影业首席执行官张昭在美国宣布乐视将与好莱坞合作《长城》《埃及诸神》《硅谷那些事儿》等13部大电影项目。中国一些电影公司紧锣密鼓与好莱坞合作,既是中国电影市场自身的“溢出”需求使然,也昭示着中国对成为“世界公民”有着巨大的渴望。

  10多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突飞猛进,市场大了,观众多了,电影质量也在提高。但在张杨看来,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处在只重效益的阶段,市场营销运作等方面的东西多了,“反过来觉得10多年来中国电影的艺术品位等方面没有一个大的跨越,重量级的作品比较少”。

  到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进一步放开时,业界普遍认为,这将倒逼中国电影提升品质,电影从业人员提高素质,对观众是利好。沙丹把这比喻为倒逼式改革。

  记者了解到,作为法国总统奥朗德来华访问的合作成果之一,北京文资华夏影视文化投资基金与法国WILD BUNCH公司日前共同成立了中欧电影基金,计划在未来5年内,着力开发中等规模电影项目,并投资不少于10部作品。基金的规模为1亿欧元(约7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我国已与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法国等13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

  沙丹认为,市场开放对中国电影的发展肯定有一个大的推动作用,会助推主流市场更加健康、多元发展。“总体来说,不会出现特别大的震荡,会在一个比较稳当的时期稳定地进入,进而稳定地发展。由于各个国家的人都会参与进来,电影题材样式会越来越丰富。”(记者 李彦)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