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北京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外语将不作为职评指标
2016-03-11 15:56:00
 

  北京市将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昨天上午,北京市召开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动员部署会。今后五年,本市将陆续推出8项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举措, 培养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

  数据显示,本市现有公办乡村中小学校296所,分布在十个远郊区和海淀区、朝阳区。教职工共有11692人,其中专任教师9076人。

  据市教委主任线联平介绍,从今年起北京市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围绕“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目标,今后五年将陆续推出8项主要举措,力求标本兼治,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甘于奉献的乡村教师队伍。

  亮点1  联动机制 吸引教师“下乡”

  从乡村师资来源上,本市将拓宽补充渠道、吸引优秀人才,让乡村教师“下得去”。今后,本市将建立乡村学校师资缺口与师范院校招生计划联动机制,扩大师范生的培养规模。根据本市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探索增设高等学校两年制教育硕士专业,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

  对综合性院校毕业生和师范院校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乡村学校任教的,满5年后给予4万元一次性补助;鼓励城镇退休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讲学;实施乡村教师特岗计划,面向全国高校招聘紧缺学科的乡村教师。

  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区域统筹和动态管理,盘活师资存量,通过调剂编制、加强人员配备等方式,进一步向人口稀少的教学点、村小学倾斜,重点解决教师全覆盖问题,确保乡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亮点2  提高待遇 把乡村教师“留住”

  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上,此项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也明确提出多项具体举措,让乡村教师“留得住”。

  据线联平介绍,本市将建立市级财政对乡村教师岗位实施生活补助政策。职称(职务)评聘和骨干教师评选向乡村学校倾斜。今后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对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等不作刚性要求。

  本市特级教师、学科教学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评选向乡村教师倾斜。中小学校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职务),应有在乡村学校或一般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市委市政府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并要求各有关区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建立相应的荣誉制度,并建立乡村教师子女享受本区优质教育的相关政策。

  亮点3  提升能力 让教师“教得好”

  在提升乡村师资职业能力、加强师德教育方面,线联平介绍,今后五年内, 本市将实施“乡村教师素质提升计划”,2020年前对全市乡村教师校长进行360学时的培训。

  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搭建教师网络研修服务云平台。利用远程教学、数字化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破解乡村优质教学资源不足的难题。

  按照乡村教师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采取跟岗研修、网络研修、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按照高于普通教师20%的标准上浮乡村教师培训经费保障水平,以满足其培训需求,让乡村教师“教得好”。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法制晚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