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资讯抢鲜报
永新 对付“老赖”有杀手锏
2016-02-28 09:26:52
 

大年初四,法官与法警前往被执行人的家里做思想工作。

  江西省永新县人民法院始终将执行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采取有效措施追究拒执罪提高“老赖”的赖债成本、失信惩戒制压缩“老赖”的生存空间、信息化查询提高执行效率、法官+法警筑成堡垒组织,不断加大对“老赖”的打击力度,追求高效、绩效、成效。近3年来,永新法院共执结各类案件1080余件,年均执结率达到71.2%,执结标的总额9300余万元。

  打击拒执走前列

  2015年8月,永新法院执行局执结了几起骨头案,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几起骨头案是被执行人主动来到执行局履行义务。

  “原来法院是动真格的,拒绝执行是要坐牢的。”前来交款的刘某心有余悸地说道。

  2015年7月,被执行人戴某因恶意拖欠江西某铜业公司货款220万元两年,法院以拒执罪判决其有期徒刑二年。法院以微信、微博、网站、滚屏等多媒体形式集中宣传这起案件,极大震慑了老赖,击碎了老赖能拖则拖的侥幸心理防线。

  面对实践中因证据收集难、立案侦查难、办案协同难等因素导致追究老赖拒执罪的案件过少的问题,永新法院做好两手抓。

  一是抓证据收集。除执行阶段证据收集外,从立审执各个环节全程配合,联动采集固定证据,最大限度锁定拒执事实。二是抓公检法协同配合。争取并得到政法委大力支持,由政法委牵头公检法会商办案标准、操作流程、机构人员、公安技术支持等事项,在依法分工监督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推诿扯皮。

  2015年,永新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罪案件线索8起,公安机关经审查合格全部立案,移送成功率100%。

  惩戒失信用狠劲

  “法官,你们不要把我的身份曝光了,我会主动交款。”2015年2月,执行局法官小胡一上班就接到一起旧案的被执行人李某的电话。

  原来李某的儿子将要结婚,但准儿媳却发现在村委社区人员最密集区贴着曝光李某是“老赖”的公告。准儿媳觉得脸上无光,吵着要退婚,逼得李某要来主动交拖欠的货款。

  被法院用失信惩戒制逼出来的还有刘某。清明节前,刘某准备回家扫墓,却在买高铁票时发现自己已上了黑名单被限购,感到又羞愧又焦急,当即与法官联系还款事宜。清明节后第二天,刘某就将拖欠了三年的债务一次性还清。

  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制度,是通过对“老赖”限消、限乘、限购、限住、限经营活动等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限制,压缩其生存空间的一项制度。永新法院积极响应省高院号召,最早使用这项制度,在失信被执行纳入时不搞人情照顾,形成91%的高覆盖率。该院还通过电视播报、微信微博等新型载体,发宣传单、张贴公告等传统方式,点面结合,无缝隙地大力宣传惩戒“老赖”的各项制度措施。

  2015年,经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纳入惩戒并曝光而履行的案件,占永新法院执行案件的30%。

  信息化为赶超插翅膀

  “法官,你们怎么把我所有的卡,包括我跟我老婆在深圳的卡都给冻结了?”被冻结款项的吴某对法院能冻结他八张卡的行为非常吃惊。

  通过点对点查询系统,法院仅用6天时间快速执结吴某的拖欠劳务费一案。

  永新法院院长曹阳认为:“永新法院作为国家贫困县法院,要与发达地区法院同步发展融为一体,只有通过信息化建设分享科技红利,赢得发展先机,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为此,永新法院树立战略赶超,科技兴院的理念,集中有限资金、资源,配备全套的司法记录仪、车载记录仪、单兵执行装备,建立点对点查控系统,建设执行指挥中心,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通过信息化建设的充分运用,执行工作效果倍增。

  2015年,永新法院通过电子查控次数12836次,共涉案605件723人,查控标的2164万元,通过查询顺利结案135起。

  新型组织产生高能量

  “各项工作,以人为本,执行工作首先要解决好执行组织建设问题。”曹阳说。

  2015年12月,执行局法官颜斌与几位法警在专项活动中,20天执行到位标的额200万,表现突出,被评为执行能手。

  永新法院执行警务化的工作思路得到落实,效果显著。执行局与法警大队合署办公,法官和法警混搭组成若干执行小组,形成法官加法警的执行组织模式。在案件执行中两个机构、两类人员文武兼备,高度融合、高度互补、高度整合,形成极强合力,产生极高效能,法官+法警一体式办案,成为在执行工作中攻坚克难的堡垒组织。

  2015年随机的案件回访中,永新法院的群众满意度达到98.8%,执行工作的突出成绩功不可没。

  “执行工作任重道远,‘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执行的成效是给群众最大的安全感。永新法院会继续传承井冈山革命精神,攻坚克难,大胆创新,有所作为。”谈到对执行工作的认识时曹阳如是说。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法院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