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解读慈善法草案
2016-03-12 09:00:00
 

  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国两会代表、委员正在审议和讨论的慈善法草案也就自然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目光。这部法律与你我他有什么关系?日后的慈善行为要注意哪些规则?《经济日报》记者就上述问题采访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阚珂。

  假设你的邻居生病了,需要救助,你可以帮他去筹款筹物吗?“慈善法草案中所称的慈善募捐,是指慈善组织基于慈善宗旨募集财产的活动。”阚珂向记者解释说:“按照法律原意,慈善募捐这件事是要由慈善组织来干,不是由个人来干。”

  很多人不理解,这是做好事,法律为什么不鼓励?“由个人进行募捐,很难做到规范管理,由此募集来的财产与个人财产之间很难分得清楚。募集资金、使用资金的过程难以约束,现实中已经出现了很多有问题的案例。”阚珂说,如果想要救助他人,个人可以借助慈善组织发起募捐,也可以拿自己的钱直接赠给对方。此外,当个人或亲属遇到困难时,法律不禁止个人向社会募集善款来解燃眉之急。

  近年来,网络上经常出现诸如“关爱一下山区的孩子吧,冬天依然无暖衣”的募捐信息。这类信息的真伪让人很难分辨,社会大众面对求助也不知如何是好。那么,互联网募捐今后应怎样规范?

  慈善组织通过互联网开展公开募集的,应当在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也可以同时在其网站发布募捐信息,这是慈善法草案第二十四条当中的准确描述。阚珂表示,这就意味着,没有募捐权的网络不能发布募捐消息,发布主体必须是慈善组织,发布平台必须是民政部门统一或者指定的网络。“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促使慈善组织规范运作,使其更加具有公信力。”阚珂说。

  此外,作为“有实力”的捐赠者,如何鼓励企业多掏腰包做好事?阚珂认为,税收优惠是一个有力举措。目前,在慈善法一审稿的基础上,草案增加了一条有关税收优惠的规定。即第八十条: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当年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三年内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据悉,现行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阚珂算了笔细账:“比如,企业捐了100万元,且没有超过利润的12%,按照25%的税率计算,25万元的税就不需要交了。我们是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规定。如果今年捐了利润的36%,我今年扣12%,明年可以继续扣12%,后年还可以扣,连扣三年。”阚珂告诉记者,将这个规定写进慈善法草案相当不容易,希望能鼓励更多企业做好事。(经济日报记者 李 哲)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