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陈晶莹代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需多方创新
2016-03-07 20:59:00
 

陈晶莹代表在发言中。中国经济网记者 佘惠敏/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佘惠敏)金融安全,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十三五”期间,如何创造一个既能鼓励创新,又能防范风险的金融监管机制?

  “政府审时度势,已经提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这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以目前最火的互联网金融为例,认为要用新法规、新机制、新技术来防范金融风险。

  “互联网提高了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一些先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每天交易笔数,数以亿计,每秒数以万计。一机在手,吃住行购都不愁。但目前也存在很多触及法律底线,有非法集资、非法设置资金池、变相证券等行为的伪平台,如E租宝等问题P2P。目前,据‘网贷之家’统计,截止2015年年底这种有问题的平台已经占到总数的30%。”陈晶莹说,要规范互联网金融,首先要制定统一立法,因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只有相关部委发出的意见,不能凭此设立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建议用专门立法规范,且立法中要纳入对投资者、消费者的权益保护。

  她还建议,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主要是机构监管,更多实质监管交给地方的金融机构。而互联网金融是跨地区跨界金融,很容易产生监管的空白和交叉。并且地方的监管部门无执法权,使不上劲。建议建立一个与央行平级的金融监管委员会,对于提供产品服务的机构进行监管,并保护消费者或投资者的权益。

  陈晶莹还建议用互联网来监管互联网金融。“建议创立互联网+的监管平台,互联网金融量大速度快,一定要实施实时监测系统,才能对金融风险进行及时防范和惩治。”

  代表委员小资料:

  陈晶莹,女,福建漳州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现任上海金融学院副院长,原上海对外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兼任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上海市委委员、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专家陪审员、上海市浦东新区政府法律顾问和上海市法学会理事等职。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