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经济
左定超委员:支持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促进金融支农创新
2016-03-04 21:05:00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记者 邢晓宇 专栏)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进贵州省主委左定超表示,贵州省是西部落后省份,“三农”欠账多、底子薄。针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年两会他带来了“关于支持财政促进金融支农创新”的提案。

  左定超向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重大部署,全省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呈现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金融资金的需求不断增长。目前,173个省级农业园区781个项目融资需求188.5亿元;生态畜牧业、茶叶、果蔬、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融资需求在300亿元以上。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农资金增量空间受到挤压,贵州省又是西部落后省份,“三农”欠账多、底子薄等问题。

  右为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进贵州省主委左定超 中国经济网记者 华青剑 摄

  针对以上问题,他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使用金融工具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三农”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他表示需要创新财政支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和引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更多地关注农业、投资农业,切实解决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风险高”难题。

  他谈到,目前农业财政专项资金有生产发展和补贴两大块,绝大多数直接补助给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单个项目资金量小具分散,项目发挥功能效用有限。从2013年开始,在农业部的支持下,贵州省农委开展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探索出政府+担保+银行+企业+农户“五位一体”的融资新模式;试点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协同各地将金融支农创新由点到面拓展,呈现多元化创新格局,支持毕节市构建政府+投融资服务中心+银行+保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六位一体”模式,支持铜仁市和黔西南州设立金融支农“资金池”,开展保证保险、风险补偿等,在全社会营造了金融农支的良好氛围。

  他表示,这次探索创新过程告诉我们,只要形成一种良好的运作机制,政府、金融、农业经营主体之间就能开展高效合作,财政资金能放大效应,农业经营主体能培育市场经济意识,金融机构能有效化解风险,龙头企业能将生产、环保压力转到广阔的农村,农户能无抵押获得金融贷款并降低融资成本,特色产业能得到集中支持壮大,政府能从微观事务中得到解放。

  因此他建议:中央设立财政促进金融支农专项资金,逐渐转变财政投入方式,以贷款贴息、资本金注入、风险补偿、保费补贴、基金投资、小额信贷等综合手段,引导更多金融资金、社会资本支持“三农”发展。

  代表委员小资料

  左定超,男,穿青人,1956年1月出生,籍贯贵州织金,出生地贵州织金。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在职法学研究生,加拿大魁北克大学与贵州大学mpm(项目管理)硕士。贵州省政协第九届常委、贵州省第八届、九届人大代表,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主委,六盘水市副市长,市人大副主任。

  更多报道请见“中国信心——2016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经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