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钱江晚报采访时,专门研究中药材的李明焱就说,中医药的发展面临一个新的关键时刻。“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但在社会上,却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医、不相信中药。”他说。
李明焱说,中医药的功效已为历史所证明,为什么现在反而有许多人在怀疑?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出了问题。“不再是道地、天然、绿色、无污染,传统中药材的功效变差了。”
在今年省两会上,李明焱共带来了8个建议,其中一个就是:建立道地药材评判体系,保证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李明焱说,传统中草药与土质、气候、环境、采收时机息息相关,这就是中药材行业十分强调的“道地”性。同样的药材品种,生长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气候,其效果就可能完全不同。
随着社会人口急剧增加和生态资源被破坏,自然道地中草药资源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很多品种只能靠人工种植取代。要使中药材有疗效,就必须讲究药材的道地栽培,选择药材的原产地、按照中药材的物理学特性,进行仿野生栽培。
另外,针对药材的道地性,缺少一个综合检测评价方法。“虽然有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但标准的低水平和简单化,规定指标与药材功效的真正关联难于判断。”
李明焱举了一个例子,野山参和人工种植的人参,药典规定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在检测中相差无几,“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功效却差异悬殊。”
缺乏道地药材评判体系带来的另外一个结果是,中药材优质不能优价。比如“浙八味”中的麦冬,浙江的品种只能三年一采,产量低,价格高,临床疗效好。但在湖北、四川等地种植的麦冬,产量高、价格低。浙江的麦冬效果最好,在市场上却不具有竞争力,这直接导致浙江种植麦冬的药农越来越少。
“不能让中药材的质量变差,毁了中医药事业。”李明焱说,要在符合国家药典标准的基础上,组织老药工,根据药材的道地性、生长年份、干净程度、炮制工艺等方面进行评判 。同时建立中药材生产可追溯制度,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级标准,根据不同等级确定不同的终端价格,确保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优质优价。
本报记者 朱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