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消费旅游
守住互联网行业的道德底线
2016-01-21 14:12:33
 

  别让“微商”沦为假货集散地

  随着微商营销的普及开来,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来极具互联网精神的分享式销售渠道,却渐渐陷入了假冒伪劣、投诉无门的尴尬,甚至微商成为假货聚集的温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气的地方就有商业。在电子商务网站诞生后,凡能聚集人气的角落都成电商成长的土壤,比如微信朋友圈。当微信上积聚上千名好友时,朋友圈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平台,还能进行聊天互动,如果谈得来,还可以直接微信支付下单。微信便捷的平台也催生了新的“微商”群体。 但是,随着微商营销的普及开来,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来极具互联网精神的分享式销售渠道,却渐渐陷入了假冒伪劣、投诉无门的尴尬,甚至成为假货聚集的温床。

  朋友圈信任被滥用

  上海白领程小姐曾经在朋友圈看中一款皮包,虽然朋友一再表示完全是真货,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她花钱买下了这款包。拿到货后,一眼就发现是假货。但是碍于朋友情面,以及缺少相关证据,程小姐只好自认倒霉。如今,程小姐基本放弃了在朋友圈购物的念头。 和公开的电商平台相比,微商的优势在于熟人销售,试图用人际信任来降低销售成本。但是,受制于代理模式的制约,微商最珍贵的信任正在不断被冲击。 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大约有数万家微商企业,其中有80%以上微商采用的是层层分销的代理模式。记者了解到,有些代理模式是单纯地根据销售额拿提成,微商经营者不需要自己进货,只是拿到订单后通知厂商发货即可,自己再随后拿提成。还有一种模式则类似于“传销”,通过“发展下线”短时间内扩大代理队伍,有些微商还需要向代理商缴纳一笔“入门费”才能拿到货。显然,这种层层代理方式,也增加了法律上的不确定性。 除了为传销提供机会外,微商的代理模式让很多销售者实际上见不到货源或者不了解货源,加上朋友圈销售缺乏监管,最终容易形成以假充真、货不对样等情况。 此外,朋友圈广告经常会以聊天记录作为证据,但是这个真的靠谱吗?实际上,制造假的微信对话并非难事。记者搜索“微信对话生成器”,很快就能找到多款相关软件,记者使用后发现,这些软件能够自由设置聊天双方的微信名称和头像,聊天内容更是随意编辑,甚至还可以惟妙惟肖地编辑转账记录。为了让聊天记录更加逼真,这些软件还可以添加手机运营商、网络模式和手机电量等内容。

  缺监管 难维权

  朋友圈本是交流的平台,却为何成了出售假货的地方?记者采访发现,微信营销监管手段缺失、微商行业缺少有效约束,成为导致假货现象的两大主因。 一方面,微信最初设计的初衷,是作为社交平台,交易并非其主要属性之一,包括发红包、转账等功能,都是为了方便用户的日常支付或者交易,而并非为电商专门设计。所以,微信支付不具有第三方支付的保障作用。 记者采访发现,在我们常用的一款电商平台上买东西,钱不是直接转到卖家账户上,而是会在第三方支付上停留一段时间。如果卖家不发货,或者用户没收到货,都可以申请退款。如果卖家耍赖,很容易找到证据向电商官方投诉。但是,用户在微信只能直接付钱或转账。在微信上,由于交易行为只有自己和朋友能看到,维权就比较困难。 此外,微信朋友圈的维权手段也显不足。在微信好友的设置中,虽然有“举报”一栏,对欺诈骗钱、广告骚扰、售假投诉等都能进行举报,还能添加说明以及上传聊天记录,但不管如何,这些维权手段都只能在钱款被骗之后,而且维权周期和效果也欠佳。 此外,监管部门对微商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专家告诉记者,朋友圈买卖商品属于熟人交易模式,这并不受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毕竟微信朋友圈是社交平台,并非交易商业平台,微信只有提醒的义务,并无监管的责任。 而且,工商管理部门对于什么是“微商”也存在争议。比如,微商是否算得上“市场主体”?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在朋友圈里买卖东西是个人对个人的行为,就像一些跳蚤市场或者二手交易一样,很难定义为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经营行为。 从工商营业执照登记方面来讲,既没有“微商”登记这一说,也没有法律明确强制规定微商要进行工商登记。但这样一来,工商管理部门就无法掌握其具体信息,即使有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侵害,工商管理部门也是无从查处。

  如何让售假成本变得高昂

  对于微信来说,显然不能眼睁睁地瞅着微商沦陷,因此微信官方也开始出招,对微商售假进行打击。腾讯在答复记者采访时引用其官网相关内容的话说:“有少量用户利用微信非法销售假冒商品,但微信并非交易平台,对售假行为没有判断定性的能力。打击售假行为,需要依赖用户提供线索,依赖商标权利人的验证来判断售假是否属实。因此,我们连接起用户和品牌方,建立品牌维权平台,处理非法售假行为。品牌方(即商标权利人)接入后,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或微信110的举报入口,找到该品牌,并向该品牌提交微信个人号/公众号售假举报。品牌方通过微信搭建的在线平台查看举报线索,并对用户举报的售假账号进行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向微信提出账号处理请求。微信将根据品牌方的鉴定结果,对售假账号进行封号处理。” 但是,光靠腾讯平台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多位专家认为,除了行业自律以及传统打假方式,信息化信用体系的建立,才是解决微商假货乃至电商假货的根本之道。鉴于假货泛滥的根源,正是售假成本太低,所以,根治假货的方法就是纳入个人信用征信平台。

  目前,央行已经向民营企业放开了征信,首批拿到征信牌照的公司中就包括腾讯和阿里,这意味着以后微商平台可以接入征信系统,只要卖家卖过一次假货,系统会记录下不诚信记录,从而无论在哪个平台上,甚至银行平台都能搜到售假者的不诚信记录,这样一来,失信的成本就会非常高昂,这才能从长远上根本解决假货问题。 此外,还有专家认为,下一步如果想把微商做大,需要突破朋友圈的熟人信用模式,可以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的评估以及认证,以便在陌生人之间建立信任。 首先是主体要进行认证,利用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力量来进行信用的评估认证,无论微商是属于什么主体,有问题都可以追溯到个人或企业身上,这样就不会没有人承担责任;其次是品牌授权要有认证,这样无论销售什么品牌的产品,都可以追溯到是谁生产,有没有经过授权,如果发现没有经过授权,就可以被认定为是假冒产品,或者侵犯商标;再次是需要有相关质量认证体系,尤其是涉及公众日常使用的化妆品、食品和药品,而且这些产品都有国家规定的强制认证,必须要有权威的认证体系。(记者 叶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编辑:小微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