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观天下 知中国

面对诺奖:陕西作家应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桥梁

2012-10-22 15:37:05 来源:陕西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文学最高和唯一的标准,就连托尔斯泰、卡夫卡等伟大作家都被排除在诺奖之外,为此,它一直有着这样那样的争议。获奖的莫言也坦言:无论获奖与否,与他的写作并没有多少关系。但是作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其专业性和权威性,无疑举世公认。

“文学陕军”以实力享誉文坛

陕西省作为文学大省,涌现出了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京夫、高建群、程海、吴克敬、红柯、杜光辉、李春平等大批著名作家和《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鹿鸣》《最后一个匈奴》《热爱生命》《手铐上的兰花花》《西去的骑手》《车帮》《步步高》等蜚声中外文坛的作品,它们对不同历史阶段、社会现实的关切乃至批判,是其获得广泛关注与认可的重要原因,这些成就的取得,也让陕西文学在中国文坛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享誉海外,同时更成为中国文学的一面旗帜。

著名文学评论家李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莫言的得奖是对他创作的肯定,但也有一些偶然和运气因素在里面。事实上,如同马拉松比赛一样,第一方队人中谁夺冠都不意外,而中国文坛上坚持纯文学创作,视文学为生命的第一方队的作家谁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都不意外。在中国作家中,莫言绝对是第一梯队的,而陕西作家陈忠实、贾平凹也都是第一梯队的,所以他们两人也都具备着冲击诺奖的实力。”

西安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吴克敬,提到莫言得奖“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现在在艺术上能够达到这个水准的中国作家还有别的人选,比如在我们陕西就有贾平凹等。”他认为,贾平凹的文学造诣也具有冲击诺奖的水准,而且他对于文学根本的认知、文学审美的未来探索都有绝对的高度。

莫言去年在做客东莞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时,曾经谈到“在中国,作家的地位在西安是最高的”。他说:“我想拉丁美洲地区作家的地位确实是非常高的,拉美作家的地位,有一点像中国西安作家的地位,在我们中国,作家的地位在西安是最高的。”此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陕西是中国文学的重镇之一。

陕西作家离诺奖的距离在哪里

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省作家的作品不断获得国内国际有分量、有影响的文学大奖,可以说成绩斐然。那么,它们离诺奖的距离究竟在哪里?

莫言为什么能获奖?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给予他的授奖词是,“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这样的评述,或许是我们解读莫言文学世界的一把钥匙。但事实上,因为文化差异、汉语的特质等方面的原因,一个中国作家或者说汉语写作者要获得世界的关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莫言作品提供的中国经验、诡谲想象力和旺盛创造力,以及充满意象、诗意和幽默的独特叙事,不但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立下汗马功劳,也使中国文学进入了更为辽阔的世界视野。

对此,李星指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主要还是要看翻译,而莫言的作品虽然是写地道的家乡生活,写离开了乡土后的童年回忆,但他采用感觉主义色彩的叙述手法,使用表现主义风格,更注重心理感受。“其创作叙述手法更接近西方,也更接近乡土。而陈忠实、贾平凹的作品却难翻译得多。因为他们的文中多家乡土话,以贾平凹为例,他采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创作,还有很多独特的情绪色彩,而民间话语更是村俗俚语,怎样才能保留作品的原汁原味,这对翻译家来说,太难了!”著名评论家肖云儒认为,现在作家很多,写作手法也趋于多样。但是不少作家的作品都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和历史阶段性,而莫言恰恰跳出了这种固化的创作模式,对读者构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吴克敬也坦言,贾平凹的作品反映了更为细腻的民族情感,在翻译成英文时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其文学魅力,确实有相当难度。对此,贾平凹本人也认为,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外国的翻译家主动找上门来要求翻译的,但作家因为受语言条件限制,既不知道翻译水平如何,也不知道在国外影响如何,特别是陕西方言的翻译,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把握还需翻译家好好斟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精彩热图

成都车展女模露肉变"奶展"

福建首对男同志公开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