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的侗族大妈谢六香家住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凯本乡小田坝村,患高血压、骨质增生和胃病。今年以来,她已经住了四次院,实际花费医疗费1万多元,但因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她只需承担1000多元。
谢六香一家住的是30多年前盖的木房子,她的房间里除了一张床外,没有家具,床上的棉絮破了好几个洞。病患缠身的她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全家的生活开销都靠老伴种的几亩稻田。
“要是没有医保,我根本看不起病,活不到今天。”谢六香用朴实的话道出中国医保政策对贫困群众的意义。
凯本乡卫生院院长伍宏亮说,几年前,村里还有巫婆,村民有病痛通常先请巫婆看香、打卦、跳马脚。随着医保制度的建立,村民“信巫不信医”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村民患病敢于上医院就诊了。
新华社记者在青海、海南、新疆、黑龙江、贵州、河南等16个省市区的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采访发现,因为医疗保障制度的全面覆盖,城乡居民看病贵的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的缓解。
公益性曾经是中国医疗体制的核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在城镇实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在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一批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农村医疗人员(赤脚医生)在保持农业生产的同时为村民提供医疗服务,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后,伴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原有的医疗保障体系发生了变化。2003年,中国拥有各种医保的人减少到15%左右,且主要集中在城市。由于缺少疾病风险的分担机制,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2003年的非典疫情暴露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尤其是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问题,促使中国政府对医疗卫生体制、疾病控制体系建设重新审视。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公布;7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公布,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推行以公益为导向的医改,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由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起草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人数超过13亿,其中参加新农合的人口8.32亿,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中国已经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当然,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障网还只是广覆盖、低水平的保障,对于缓解大病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作用仍然有限。
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今年3月刊发的文章显示,2011中国灾难性医疗支出的发生比例为12.9%,即1.73亿中国人因大病陷入困境。
江西省卫生厅副厅长曾传美说,随着财力的增长,各级政府已经开始探索提高大病保障水平。
2009年,实施白内障和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2010年,启动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2011年,为尿毒症困难患者进行免费血透救治。3年来,江西省开创性地实施重大疾病免费救治,惠及五大病种的21万多名患者。
人口大省河南也一直在探索大病救助。河南省卫生厅农卫处处长王耀平说,以新农合为例,虽然参合农民平均报销比例在75%左右,但如果一次性住院花费超过6万元,则报销比例直接提高到八成,而10万元以上则能达九成,“这其实相当于是为大病患者专门制定的政策”。
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使全民基本医保制度不断完善。
在加大医保投入的同时,中国各地还在探索跨区域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方便患者异地就诊报销。
今年8月1日,南昌与广州作为泛珠三角地区首批试点城市,正式开通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解决医保参保人群在异地“看病难、垫支多、报销繁”等诸多问题。
据介绍,泛珠三角地区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全部开通后,参保人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所在地办理一张异地就医卡,到异地医保定点医院就医时,凭借身份证和异地就医卡便可办理即时结算,避免了异地报销的繁琐程序。此举将惠及合作区域内1亿多参保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