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印证了去年6月26日, “武汉市贷款建设城市道路桥梁隧道车辆通行收费标准听证会”上的“正方”观点。
听证代表、武汉市政协委员宋玉说:“ETC收费有几方面好处:第一,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调节过江的交通,能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第二,符合低碳经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计次收费减少了过桥车辆,客观上对公共交通提供了畅通的道路条件,从而能更好体现城市公交优先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理念。”
不过,一些武汉市民对这一效果的理解,却是“划江而治”、“三镇割据”。
选择“拼车出行”的那位车主说:“路桥收费是应该的,但不该这么收。搞得大家能不过江就不过江,这是限制武汉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有些专家也直言,目前的ETC收费方案可能割裂武汉市经济地理的统一性,对武汉经济发展有一定负面作用。
市场管理者陈先生走访了辖区一些商户后告诉记者:“目前ETC收费对商业的影响已经有所显现,一些在汉口经营的商户原本打算在武昌、汉阳开设分店,考虑到物流成本上升,他们又决定收回投资计划了。另外,过桥费用上升也影响到这些商户的人员稳定。”
私家车主张先生说:“其实公交优先、绿色出行,大家都是支持的。明年底,武汉的过江地铁就投入运营,相信,那时有很多人更愿选择乘地铁过江。”
随着众多在建交通基础设施的竣工,ETC对武汉三镇人流往来的负面作用,在不久的将来有望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