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六盘水市举行的农业产业项目投资签约仪式现场,“煤老板”扎堆亮相。当日推出的农业特色产业化项目共签约48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煤老板”的投资。
“煤老板”从黑色产业掉头奔向绿色产业,是六盘水经济转型中的一大亮点。单纯“吃煤饭”、“念煤经”,使这座工业城市在到达波峰后,和众多靠资源发展的城市一样面临“尴尬”,甚至一度在全省经济发展的“第一阵营”中被挪下。生产总值在全省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居高不下……
在三化同步、增比进位中,六盘水一直在寻找突破瓶颈、走出“经济洼地”、重新回到“第一阵营”的路径。
六盘水在“突出特色,找出增量,做大总量”中奋力。工业上,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改写“煤文章”,变“黑色”为“绿色”、变资源为资本,走出一条以煤为基、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路子。农业上,按照国发2号文件精神,六盘水确定以“喀斯特山区特色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
去年全市生产总值613亿元,而农业生产仅58亿元,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不高;从全省来看,农业产值在全省各市州处于挂末位置。市委、市政府提出,改“短板”为“跳板”,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六盘水确定,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以公路沿线和城区周边山地为重点,着重实施马铃薯、核桃、茶叶、油茶、蔬菜、猕猴桃、中药材、烤烟、畜牧等九个产业,着力打造猕猴桃、绿茶、红豆杉和马铃薯脱毒种薯四张“名片”,使六盘水农业加速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农业弱市向特色农业市转变。(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