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贵州省扶贫办获悉,2010年贵州省率先在全国开展的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已在58个县(区)132个村实施,直接受益农民20多万人。“十二五”期间,全省拟安排5亿元以上资金,打造10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乡村旅游品牌。
围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生态休闲旅游等主题,省扶贫办高标准编制了《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发展规划(2011—2015年)》,在全省打造三大主体功能区,即以“历史转折,出奇制胜”为主题,重点在黔北遵义发展红色旅游;以“民族风情、醉美天下”为主题,重点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州发展民族风情游;以“生态休闲、乐享人生”为主题,在全省适宜地方开展生态休闲旅游。
近两年,省扶贫办重点支持发展旅游商品开发、提升乡村旅馆、“农家乐”接待条件,改善项目区旅游步道等基础设施,在遵义市成功推出了娄山关景区、板桥景区等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点,在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镇、黎平县茅贡地扪、肇兴乡、从江翠里乡、镇远报京乡、锦屏县隆里镇、台江县南宫乡实施了一批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结合“双十万培训工程”,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重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预备制培训等形式,开展技能培训。今年拟与师大、贵大等大专院校共同培训乡村旅游人才3000人,在38个乡村旅游试点项目区培训乡村旅游导游200人。并强化招商引资和旅游产品推介,创新方式、载体和手段,促进优势资源项目向优势企业靠拢,发挥品牌带动效应。
“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力争在300个贫困村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倍增计划,每年打造2-3个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到2015年形成10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和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扶贫品牌,实现乡村旅游扶贫3个20%——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农村就业人员的20%来自乡村旅游、全省旅游总收入的20%来自乡村旅游。(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