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独立互联的课程体系 场景式建构型教材
2015-12-29 09:05:00
 原标题:独立互联的课程体系 场景式建构型教材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我们面向未来的伟大战略和使命。

  当前,对青少年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探索与实践的热潮。但是,不少中小学认识上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缺少鉴别与筛选,泥沙俱下,把一些不合适的内容也当作经典;开发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与现行课程交叉重复,缺乏整体设计,只是简单地做加法;教育方式不能从当代儿童的学习心理出发,只是传统文化的简单记诵。

  由全国权威专家团队策划指导,陆志平主持设计编写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力纠时弊,开辟传统文化教育的新路径:妥善处理与现行课程的关系,构建“独立互联”的课程体系;追求现代课程教材的品质,建设“场景式建构型”教材。不是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出发,而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进行系统合成,组织引导学生在特定文化场景中体验探究,统整建构,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形成文化认同,进行文化反思,促进文化创新。

  这套教材由长春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济南出版社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袂打造,2016年1月正式出版发行。

  中华传统文化,怎么才算“优秀”?

  世界上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有一个漫长的积淀和传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淘洗出自己的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这些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成为文化传统的基石。一代又一代的后来者正是通过不断重温传统,使得这些精神和价值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精神构成的一部分,也使得整个文化得以薪火相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过去”的文化依然是“活”在“当下”,必将注入“未来”。正是基于这样“活”的文化体认,我们认为在当今时代,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再思和重审的基础上,思考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怎么才算“优秀”?基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所谓的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就不是等同于“读经”或者“国学”,而是从中华传统文化择选出“优秀”的“核心价值观”,这在国家教育部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表述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正是在“时代价值”的视野下,我们理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指过去的历史遗存,也是指当代的赋予新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怎么才能落实到“立德树人”?这就要求开展中小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充分尊重不同年龄和心理阶段学生的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生成长性的理想人格养成和精神建构中去,而不是简单的传统文化常识和知识的记诵。

  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是与时俱进,不断创造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不仅指其自我生成过程中的多民族,多元多样态文化的融合,而且指近代以来现代化进程中与西方文化的对话。明末清初,中华传统文化就随着“西学东渐”开始踏上了现代化转型的艰难历程,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国家教育部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成果的事实;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的集中体现。所谓的“传统”,不是仅指过去,更是指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传承,甚至包含着对于未来的影响和启示。优秀的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内在的科学性,其内部的文明支系会不断融会,而文化的现代化主要是指在充分吸收以往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新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是开放性的。国家教育部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相结合”,强调“既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因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的不是文化复古主义者,而是有着“世界眼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传统优秀文化传人。一个开放而富有生机的文化是能够倾听“他者”声音的。文化也许在互看和对话,在碰撞和冲突中才能见出自身的价值,而也正是有了“他者”的眼光,我们也许更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华传统文化菁华和糟粕。“他者”,尤其是西方文化这个“他者”的眼光,是可以成为我们反思传统文化一面有益的镜子。在各国文化被卷入多元互动和相互影响关系网的全球化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只有具备世界性的发展眼光以及以海纳百川与谦虚谨慎的胸襟去包容以及被包容,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但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民族性的消亡,文化的世界性更多地是强调一种共性,而只有民族性才能使其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区别开来。甚至可以说,独特的民族性才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存在的理由和基石。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我们的传统文化是由众多民族共同创造的,充足的民族资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事实上,越是世界的就越需要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只有那些既能够适应全球化又能够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才能够继续存在和发展。

  当今的全球化既是经济、政治与科技的全球化,同时又是文化的全球化。简单说来,文化“全球化”即是各国、各民族文化的一种相互作用的状态与过程。它打破了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依靠民族内部积累的单一发展方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与借鉴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基本模式。我们置身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闭关锁国一成不变的时代。一个有着光明前景和未来的中华文化应该在世界文化的格局中,应该在多样态文化对话的生态中,应该在文化发展的当代,去思考我们以什么样的文化精神和精髓参与到人类文明的对话,同时也思考我们为人类文明的未来贡献着什么,这是“五四”新文化赋予前贤的命题,也是一个面向未来敞开的命题。

  当此中华文化复兴之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做出怎样的思考和担当?

  (何 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执行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以学生为中心的活的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独立互联”的课程体系,“场景式”单元设计,充分考虑当代儿童的心理特点,从当代儿童生活中可以感受到的活着的传统文化出发,引导学生在整合多种文化形态的古今融通的文化场景中,通过阅读、探访、动手做、设计、创造、表演、讨论、辩论等多种学习活动,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实践、探索,自觉建构。这样的场景和学习方式,鲜活生动,喜闻乐见,贴近当代儿童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成文化认同;也容易把在各门学科中学习到的传统文化,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勾连统整,建构完整的属于学生自己的传统文化。

  太阳、月亮、泰山、长江黄河、松竹梅、春夏秋冬……这些普通却又独特的文化意象,是中华文化的基因,从古至今生命盎然。精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32个文化意象,根据主题的关联度,分别安排在小学3-6年级的单元中。每个文化意象图文并茂,引经据典却又点到即止,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在“读一读”“想一想”“查一查”“做一做”等活动中,梳理探究,豁然开朗,认识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巧手设计”“奇趣探访”“活力舞台秀”“快乐动手吧”“体验‘微’发布”等活动,场景是学生熟悉的,形式是他们喜欢的。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是“中华始祖”,安排了设计动画片中的人物形象的活动:“喜欢动画片《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中的盘古、女娲的形象吗?他们是否和你想象中的一致?假如聘请你来设计新版《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动画片的人物形象,你会做怎样的设计?”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出发,在自我创造中既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又发现了自我。

  初中阶段专门设计了“微·公益”“访·模范”“品·意境”“爱·思辨”“创·未来”等体验性创造性活动,引导学生主动联系现实,关注未来,增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继承与创新”单元里设计了一个“创·未来”活动。中央领导在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统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种方式。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你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学生就在这样一次次思考与探究、一个个体验与创造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中华文化的传人和创造者。

  (戴晓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副主编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探索建设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课程教材体系

  国家教育部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 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这既涉及传统文化教育与现行课程的关系问题,也涉及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的品质问题。现在流行的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一类是经典选读本,一类是传统文化常识读本,都未能很好地解决以上两个难题。

  中小学现行课程体系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已经相当稳定。现行的德育、语文、历史、地理、数学、科学、艺术等课程中,包含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如果传统文化教育单独开课,课程的结构、内容,矛盾重重,难以安排妥当,因此,国家教育部门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总体思路和分学段的内容纲要,要求相关学科落实、地方课程补充,比较容易实施。但是,散点式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各学科教育的角度又不同,再加上地方课程,这些怎样相互呼应形成合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在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阶段,着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感受力、理解力、理性认识,体现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当代性和能力导向。这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启发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开辟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的新路径:不是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出发,也不是单纯记诵传统文化经典,而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对多种多样的古今文化形态进行系统合成,组织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文化场景中体验探究,统整建构,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形成文化认同,进行文化反思,促进文化创新。

  根据这样的思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尝试从两个方面去努力,一是妥善处理与现行课程的关系,构建“独立互联”的课程体系;二是追求现代课程教材的品质,建设“场景式建构型”教材,引领学习方式变革。课程总量控制在每周一课时,以便于地方课程的安排。

  小学一二年级,以绘本形式,让儿童在“我的一天”“我的一年”“游中国”等具体活动情境中,体验感受身边活着的传统文化,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

  小学三至六年级,以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中华智慧与创造、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元素组织学习单元,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

  初中阶段,以仁爱、民本、和谐、爱国、诚信、正义、日新、自强不息等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组织学习单元,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高中阶段,选读四书、诸子等文化经典,围绕“学者视点”“传统纵论”“文化自省”“中外对话” “文化复兴”等专题研读相关文化论著,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

  主题单元的设置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为统领,体现不同学段教育的特点,具有强烈的系统性和整体感,与现行相关学科课程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一致,但单元设置、内容选择、组织形式、呈现方式又不相同,构成了独立而又关联照应的课程体系。

  每个单元在主题统领下,整合多种文化形态,组成传统与现代、学生与文化相互联系的场景。引导学生在这样的文化场景中,学习、活动、体验、实践、探究、建构。

  小学三至六年级,按照单元主题,精选名家名篇,通过有趣的故事、生动的小品文、古代诗词,引领学生走进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精选经典文化名言名句,让学生熟读成诵,终身受益;设计儿童生活中可感受到的文化意象,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对身边文化现象由象到意探究的兴趣;设计体现儿童生活情境和心理特点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文化参与和文化探究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体验、感受和理解。

  初中阶段,按照单元主题,精选文化经典和名家解读,精选拓展性古今作品,介绍必要的文化常识,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活动、探究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理解、践行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文化的自觉,促进精神的生长。

  高中在专题研读的基础上,设计“问题·对话”,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与对话,加深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设计“研究·发展”,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当代文化建设的思考。引导学生通过深度阅读、系统梳理、反思和研究,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建设的使命感,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传人和创造者。

  这样的设计努力体现民主、开放、活动、探究、建构的新课程理念,不是简单记忆型,也不是知识告诉型。多种文化形态整合的场景,把传统与当代、文化与学生联系起来,形成特定的中华文化场,不仅鲜活、生动、丰富,而且充满了古今对话和心灵的碰撞,极富有张力,具有很好的生成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文化场景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学生通过这样文化场的熏陶感染,在文化场景中积极地体验探究,自觉不自觉地将各门学科、各种场合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统整建构,逐步形成丰厚的文化积累和文化底蕴,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

  (陆志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编 研究员 特级教师)

  在探究中认同、反思与创新

  目前,我国高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力度不够大,渠道不够多,高中三年里主要从语文和历史两门学科获得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关知识,高中生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二是内容不够丰富,大多停留知识层面,即使是知识系统性梳理也不够;三是高中生自己接触、自主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机会很少,文化视野不开阔,对中华传统文化缺少有深度的反思。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高中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精选了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精选了专家学者的文化专著,并精心设计了“问题·对话”和“研究·发展”。这样编选的目的就是要加深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理解,增强高中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系统梳理和深度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文化认同感;引导学生具体感受和深刻思考,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甚至能达到文化自觉的高度;引导学生内省自身和放眼世界,让学生在文化的对比与碰撞中,了解中华文化的特质,从而产生文化创新的欲望。

  高中上下册各编选一个“经典选读”专题,上册为四书专题,下册为诸子专题。让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有直接、直观的理解和认识。在两个“经典选读”后各编选了一个“学者视点”专题,朱自清等大家高屋建瓴,视野独特。高中生可以获益良多,比如端正尊重经典的态度,增进对经典的理解,学习研究经典的方法等等。

  “传统纵论”中五位大家引领高中生徜徉在中华文明长河中,从考古学、思想史、哲学史、中国意境和美学价值等诸多角度,诠释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让高中生感受中华文明的久远和厚重,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涌动传承中华文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文化自省”专题是对传统文化的反思,鲁迅、梁漱溟、梁启超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和深度剖析。他们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高中生,对传统文化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应该做怎样的思考和研究。学会自省,学会反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中外对话”专题既有外国学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也有中国学者的中外文化比较研究,让高中生站在全球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感受其魅力。

  “文化复兴”专题强调了青年对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责任,强调了新的时代新的冲突中,中国文化的价值和地位,引导高中生要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清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今的意义,自觉承担起文化复兴的重任。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遵循《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力图引导高中生在探究中认同、反思和创新,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顾晓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副主编 苏州高新区教研室主任 特级教师)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