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本市包括数字出版、数字新闻、数字音视频等数十万“网络小编”们将可参加职称申报,与传统媒体一样有专属的人才评价通道,此举在全国首开先河,并有望与津冀地区互通共享。
随着数字传播产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地区与之相关的机构数量、规模和影响力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个月,北京地区有传统图书出版单位253家,传统报纸期刊单位3200家,互联网出版单位310家,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3688家,网络视听持证机构123家,属地网站约40万个。
“与之相对应,北京形成了数十万人的数字编辑队伍,已经成为全国人才集聚中心,具备了评价相应职称的条件。”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此前数字传播产业缺乏规范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标准,因此从业人员没有相应的职称晋升渠道,不利于得到社会认可,影响学术交流、人才流动和职业发展。
市人力社保局和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昨天发布了《北京市新闻系列(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试行办法》,针对北京地区经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开展数字内容传播相关业务的单位中,从事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作品选题策划、稿件资料组织、编辑加工整理、校对审核把关、运营维护发布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条件者均可申报相应级别职称。等级设置从高到低依次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4级;分别对应名称为高级编辑、主任编辑、编辑、助理编辑。
记者注意到,与传统媒体职称考评相比,数字编辑在申报中级职称时,没有论文要求。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此次在评价标准设置时,弱化了学历、资历等要求,更加注重对申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等考核评价,突出对技术与技能融合创新的考核。同时明确,如果在数字编辑专业领域取得突出业绩和成果、得到业内、社会认可的,可不受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破格评职称。
明年2月起,相关从业人员可根据自身岗位情况申报,年底前完成首批评价。
该负责人表示,今后,相关部门还将与天津、河北有关部门研究探索三地数字编辑专业职称评价互通共享模式,助力三地人才协同发展。
解读
怎么报?
据介绍,数字编辑在评职称时,与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一样,采用“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择优聘任”的方式,实行社会化评审。例如一个普通高校本科学历从业人员,在数字编辑专业工作满5年后,可以申报中级职称;取证5年后,且从事本专业满5年后可再申报副高级。
考什么?
数字编辑评职称也需要考外语和计算机。除此之外,申报初级、中级职称的,还要参加社会化考试。初级的考试科目是《数字编辑基础理论与实务》;中级考试科目是《数字编辑基础理论》与《数字编辑实务》。申报者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相应的职称。
副高和高级职称则要通过专家评审方式确定。由评审委员会聘请从事数字出版、数字新闻、数字音视频等专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评审委员,组建专家库纳入统一管理使用。
释疑
“跨界”从业者如何申报?
近年来,不少纸媒从业者跳槽到网站当数字编辑。他们中有人曾获相应新闻系列职称等级,在从事新岗位后,原职称是否管用?对此,市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只要符合相应条件,从事本专业年限达标,就可晋升新的职称。
此外,目前还有一些传统媒体“跨界”新媒体,开发了自有网站、公众号、APP等,这些从业人员能否参与数字编辑职称评审?“主要看其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如何确定,以及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如果在传统媒体中从事新媒体工作,则有两个选择,新闻系列和数字编辑系列均可申报。”该负责人解释道。(记者 袁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