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为特殊孩子燃“灯”
2015-12-01 09:31:56
 

  “她不但会喊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会做丝网花和缝纫。”回族姑娘丁阿一沙的变化让爷爷丁得林非常高兴。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了4年教育后,这个从小失聪、不会说话的16岁女孩学会了多项手工技能,脸上经常堆满笑容。

  教育对丁阿一沙的改变并非个案,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许多像她这样“不太一样”的孩子获得了接受特殊教育的机会。2010年,纲要规划了一幅图景——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5年后,来自特殊教育专题评估报告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达2000所,特殊教育学校总投入为95.94亿元,比2009年增加了328所,增长了1.07倍。

  阳光是如何照向更多像丁阿一沙这样的孩子的?“学校建设力度空前、经费保障力度空前、融合教育支持力度空前”,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这样回答这个问题。5年来,从顶层设计的加强,到各级政府的政策推进,特殊教育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给更多“特殊”学生受教育的机会

  “特殊教育仍然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短板,总体水平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郑富芝指出。为破解“特殊教育”的困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支持特殊教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行残疾学生高中阶段免费教育”。

  2014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编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明确“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的总目标,并提出提高普及水平、加强条件保障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大任务。

  “一所所崭新的特教学校在中西部拔地而起,30万人口以上且残疾孩子较多的县都有了一所自己的特教学校,圆了一大批残疾孩子的入学梦”,郑富芝介绍。2008年和2012年,国家先后实施两期特殊教育学校建设项目,分别支持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改扩建1182所特殊教育学校、62所残疾人中高职院校和高等特殊师范院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购置教学康复实验设备,中央和地方累计投入102亿元。

  特殊教育专题评估组组长、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表示,从2014年起,各地将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单列,年生均标准达4000元,预计2016年达到不低于6000元。随班就读、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的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也逐步得到同标准落实。这个标准“相当于普通学校的6倍多,有效保障了学校教育教学的特殊需要”,郑富芝说。

  各地执行“两免一补”时,普遍将特殊教育单列,其补助项目、标准普遍高于普通教育,生活费基本由国家“全包”。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都享有国家相应的助学政策资助。

  同时,社会力量支持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也明显增加。5年间仅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在特教方面的筹款就有2亿多元,受益残疾儿童少年达28万人次。各地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支持特殊教育的比例也在逐年提高。

  对于宁夏姑娘黄莺来说,2015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这个盲生通过普通高考,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在武汉理工大学,她和同学上一样的课、参加同样的社团活动,这种和普通人一样的感觉让她很开心:“我在大学过得很好。”2015年,共有8名盲人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其中7人圆了大学梦。

  “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作为纲要的规定被明确提出。十八大以来,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首次为盲人考生提供盲文试卷、首次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实行残疾学生单考单招、首次专门设立残疾人中医专业研究生……这些破冰的“第一次”为残疾孩子们点燃了明灯,让他们看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2015年,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暂行)》,对各级招生考试机构为残疾人参加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做出了明确规定,有望支持更多残疾学生到普通学校就学。

  因为投入力度的增加和各项倾斜政策的支持,残疾学生的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截至2014年,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学生达39.49万。未入学残疾儿童数从2010年的14.5万人减少至2013年的8.3万人。


编辑:小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