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打通成果转化“肠梗阻”:上理工研发团队获72%股份
2015-09-14 16:00:27
 

  新华网上海9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吴振东 王琳琳)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动力。记者从上海理工大学获悉,为落实上海加快科创中心建设22条意见,该校决定:将太赫兹技术研究院的72%股份授予研发团队,学校占股28%。

  据了解,在由第三方对太赫兹团队发明专利进行估值后,学校形成了完整的股权激励方案:由学校出资300万元,连同2700万元无形资产注册成立太赫兹技术研究院。无形资产(太赫兹科研团队入股)的80%,即公司股份72%归属科研团队。根据规划,研究院负责太赫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工作,与企业进行合作将一系列成果推向市场。在此过程中,研发团队将获得可观的收益。

  为加大创新人才激励力度,上海今年5月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提出“允许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归属研发团队所得比例不低于70%,转化收益用于人员激励的部分不计入绩效工资总额基数。”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平表示,新政策如同给科研人员注入了“振奋剂”,“理直气壮拿奖金”无疑能提高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热情,避免科技成果“束之高阁”。

  据该太赫兹研发团队负责人之一的朱亦鸣教授介绍,被誉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的太赫兹技术能够在通讯、军事、太空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在我国设立的“973”太赫兹项目中,上理工是唯一承担设备系统的单位。目前,上理工团队已突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自主掌握了太赫兹源、功能器件等核心技术,并研发出太赫兹人体安检仪、太赫兹肿瘤细胞诊断仪、太赫兹油类品质检测仪等一系列民用产品。

  然而,科技成果如何大规模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22条意见’出台之前,成果转化收益能给到研发团队的份额不得高于50%,像太赫兹这样的跨学科项目,团队是复合的,研发人数也较多,还包括工程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过低,并不能对团队起到激励作用。”刘平说。

  刘平表示,上理工今后还将选择社会需求迫切、学科研究基础良好的专业或学院,以成立技术研究院的形式促成股权激励新机制落地,使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走得更顺畅。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