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走进西双版纳教学点:大山深处的四个教育切面
2015-07-30 09:11:40
 

  近日,云南省勐海县布朗山乡阿克小学学生跟着“数字老师”学唱歌曲。记者张学军 摄

  每天早上,王海军听着缅甸的鸡叫声起床。

  这里是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上的新囡教学点。地图上,它骑在边境线上,躲在大山深处。从这里到中缅边界,只有几公里。2003年,王海军从西双版纳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分配到这里,从此8年的时光,就是在山上日复一日地教书,生活。

  夜晚,四面袭来的山风顺着门板间的缝隙,吹进宿舍,将蜡烛的火苗轻易吹散,在对面的墙上剪出一个孤独摇晃的身影。每晚,王海军借着烛光备课,如果风太大,他会打起手电筒。

  这里的夜晚只能听到万籁的声音,没有电,没有手机和电脑,几乎找不到任何现代社会的痕迹。这样的生活仿佛让他又回到了小时候生长的寨子,那里离布朗山只有百十公里。在山坝中长大的王海军告诉自己,一定要考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没想到,自己兜兜转转,又走回了大山。

  切面之一:教学点里的苦与乐

  王海军刚来时,新囡小学就是一座20多平方米的石棉瓦房,学生的教室、老师的宿舍伙房都在这里面,中间被一道门隔开,“下雨漏雨,晚上漏风”。门外陌生的语言更让王海军感觉自己身处“孤岛”。

  王海军是拉祜族,他教的孩子却是布朗族,两个民族不同的语言让课堂变成了“鸡同鸭讲”。

  “跟我读”,王海军带着大家朗读。下面的孩子也用生硬的口音跟着模仿,“跟我读”。因为是隔年招生,教室里坐着20多个7岁到9岁不等的孩子,他们都没上过学前班和幼儿园,汉语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拿起手中的语文课本,王海军仍觉得无从下口,“就像在教一门外语,整整一节课都是我在问,孩子们就是瞪着大眼睛看你,咧着嘴笑”。他只能从布朗语先学起,把课文上的生词写到本子上,去问村里懂汉话的人,翻译成布朗语,然后再教给孩子们。渐渐地,王海军跟寨子里的老乡学会了布朗语。

  在布朗山,只有一所镇中心学校,下辖的24个教学点和两所完小,都分散在山里。在这里的教育架构中,村委会小学起了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每个村委会小学,都会管理几个校点。每个月,王海军都会去村委会参加一次培训,那是他跟外界交流的唯一机会。

  早晨5点,他整理好行囊出发。每次培训,他要徒步20公里,才能见到公路。布朗山人说,“皮球掉下坡,背着干粮找”,意思是这里的路艰道险。

  培训结束,他照例会给在勐阿镇的家里打个电话,报个平安。然后去商店采购必需品,说是必需品,其实就是蜡烛和电池,其他东西一般不买。“太沉了,还要背着走几十里的山路。”王海军说。

  “要一辈子困在山里吗?”到新囡半年,他不止一次想到辞职。不爱说话的他,将生活的凄苦和挣扎写进诗里:“在远离城市的版图上,被陌生的语言搁置一隅,山风吹过,疲倦仍在,拍落粉尘,换来,一个破碎的心情,漫过,信心的高度,与绝望的私语。”

  “可寨子里的人对我都很好”,一个50多岁的老乡拉着他的手恳请他留下,他告诉王海军,在他来这儿之前,新囡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小学毕业生,想到这里王海军又心软了。

  在新囡待到第八年的时候,调令来了。这次他去了条件稍好的曼诺小学。有一次,山外的“领导”来到这里,用手指敲敲活动板房,然后拍拍他的肩头,说坚守在这里太不容易了。王海军心中苦笑:“已经算是苦尽甘来了。”

  在这里,他又迎来了一批新的学生。


编辑:小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