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后:及时整理思考,实现成果转化
回国只是访学活动形式的结束。作为访学活动的最后一环,就是回国之后对出国期间的学习、研究、调查活动等及时总结,并通过发表学术论文、从事课题研究、开展教学改革等方式,把访学期间的经历、思考、阶段性成果转化成可以与他人共享的资料。
经过在日本一年的访学,笔者除完成了博士论文的资料搜集、社会调查和撰写之外,还为之后的学术研究工作储备了不少一手资料。出国期间和回国后一年内,本人完成译著一部,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期刊独立发表论文2篇,还在其他学术核心期刊上独立发表论文4篇。这些成果的取得,应该与访学之前的“合理规划”,访学期间的“有序实施”,以及回国之后的“总结应用”有很大关系。
再反思:访学效益无形,须多层面发力
出国访学的效益是长期的、无形的,其效果会在访学教师回国后的很长时期内,通过教学和科研等方式逐步展现出来。因此,实现访学活动的效益化,需要从个人规划、单位指导、国家政策引导等多个层面,发挥不同角色的职能作用。
在个人层面,通过本文结合自身出国经历对访学前、访学中、访学后不同时期具体活动及其结果的初步探讨,可以发现,有规划、有目标、有步骤的访学活动,能够帮助访学者有条不紊地开展在国外的工作、学习和研究,有的放矢地参与访学目的国的各类社会文化活动,按部就班地搜集、整理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各类研究资料。
在学校层面,作为直接管理出国访学对象的工作单位,通过长期积累出国访学人员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自然能够积累很多访学活动的成功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总结和分析,能够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在国家层面,年均数十万的出国留学人员当中,访学教师的绝对数量虽较少,但作为学术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为我国公共外交力量并在海外进行国家形象宣传的能力不容忽视。作为政府层面,为实现高校教师的出国访学效益,一是需要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就如何开展有效的公共外交进行研究、论证和布局,并制定公共外交的战略框架,建立智库咨询与政府决策的良性互动机制;二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力量,推进政府主导下的“多渠道”外交,发挥学界与智库作用,以合作共赢为核心,推进在文化、经济、环境等多领域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三是鼓励开展包括出国访学教师在内的对外民间外交活动,加强科技、教育、智库等各层面的对外交流与互动,确保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的顺利实施。(管秀兰 作者系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教研室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