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秉承“学术校庆”传统 复旦大学迎来110周年华诞
2015-05-27 14:18:12
 

  新华网上海5月27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吴振东 金正)“日月光华,旦复旦兮”。27日,复旦大学迎来110周年华诞。没有名人“捧场”,没有鲜花和鼓乐齐鸣,复旦师生秉承“学术校庆”的传统,在各类学术报告交流中传承治学精神,启迪创新智慧。

  5月19日,复旦大学每年度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活动——校庆科学报告会暨学术文化周开幕。“报告会”这一学术传统肇始于1954年校庆前夕,时任复旦校长陈望道提出,校庆种种活动,应以促进科学研究为中心。

  校庆之年已成学术交流大年。仅今年4到5月,复旦校园内大小学术交流已超过700场。同时,整理出版复旦经典学术著述的工作在有力推进。25日,“复旦百年经典文库”举行新书首发式,该丛书涉及人文、社科、理科、医学四大板块,收录了复旦建校以来长期任教于此、并在其各自专业领域有精深学问的学人所撰著的经典学术著述和代表性论述。

  “整理这些经典著述目的是纪念复旦名家的治学精神,鞭策后辈学者继往开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认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是百年来复旦学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这是大学学术生命之所在,也是当代中国青年需继承的治学精神。”

  校庆之际浓郁的学术氛围,让复旦师生乐享其中。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表示,“校友中有长居海外的知名学者,有企业界人士,也有创业者,能带给学生更宏观的学术视野和对社会的理解,‘育人为本’应是校庆活动恪守的原则。”

  对复旦大学物理系本科生赵磊来说,校庆活动中丰富的人文社科类讲座让他兴奋。“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同样重要……校庆提供了一个‘补课’的绝佳机会。”他说。

  上海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执行副主任、复旦学者沈国麟表示,鼓乐齐鸣式的校庆,花钱不少,但对学校办学和人才培养却无多大意义。“‘学术校庆’不是创新,而是回归,真正回到学术为魂、育人为本的大学教育本义上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