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学在学校里外向、活波,高二时候就开始申请国外的大学,密集培训后,托福成绩还不错,说起出国,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树叶刚刚有转黄的迹象,刘同学就奔赴美国南部一所大学,开始了自己的异国求学之路。
在和父母的聊天记录中,最初的兴奋和新鲜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繁重的课业就让刘同学感到了——学业上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决定、上课之外大量的时间都需要自己安排,这一点对她来说,变的非常难——毕竟从上小学开始,一路走下来,没有哪个时段需要刘同学自己决定,但新环境里,密密麻麻的列表,大大小小的科目,长到让人瞠目的阅读书单都让她觉得无措。
在刘同学现在看来,那段时间能够顺利、快速的经过,多亏了“陪读导师”的及时出现——“导师”告诉刘同学,任何人融入新环境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不要着急,上课听课也好,回去写作业、之后写论文也好,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真正难的, 是要锻炼自己独立地思考、独立地安排时间、独立地做决定的能力。
针对出国后的大量阅读,如何在读非母语教科书时,最快的掠过各种讲故事、找到需要细读的部分很重要;学术性的文章有结构和章法,有点儿像国内的“议论文”,抓“纲”很重要;阅读科技文献,如何顺藤摸瓜找到需要阅读的相关文献很重要……
“陪读导师”从刘同学的日历入手,教她分析作业和其他项目的重要性,并按照重要性排序。大学里的社团多如牛毛,这对热爱集体活动和社交的刘同学来说,是喜也是忧。“陪读导师”带她参加了不同社团的活动,教会了她如何取舍,学会放弃。
经过几个月的适应,刘同学恢复了自信和热情,不过在她的母亲眼里,自己女儿最大的变化是:她不再为选课、选住宿、选运动项目等细节征询父母的意见,她会告诉他们她的决定,再告诉他们她做这些决定的理由——对于每天都要在职场做决定的家长来说,这或许才是让她最意外,也最欣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