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4月26日,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学术交流暨技术发展展示大会开幕,论坛以“区校协同视角下的生态化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为主题,举行包括资深专家报告、区域案例分享、学校特色分享、青年研究者实践报告等大会报告、学科教学公开课、企业解决方案参与展示等一系列活动。
本次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携手“移动学习”教育部—中国移动联合实验室一起主办,由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承办,公开课在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实验小学进行。本次大会以学术研究和实践探讨相结合的方式,搭建高端研究与基层实践的沟通与交流平台,在推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经验方面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数字校园需解决六个关键问题
在云计算技术支撑之下,数字校园建设不再关注软硬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关注的是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融合为目标,以应用牵引和机制创新为推动原则,使数字校园能够在教育教学方面起到突破性的支撑作用,从而实现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秘书长刘雍潜教授认为,加强区域层面的综合统筹,关注数字校园的顶层设计和运行机制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共建共享”与“公建众享”相结合的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提升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要关注“互联网+ ”对信息化教学应用研究的技术激发。
“数字校园发展需要解决六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李玉顺副教授表示,这些问题包括:集约与创新的协调、技术环境的构建、数据体系的建设与生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区校信息化能力的提升、服务环境的建构与持久化。这些问题不仅对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数字校园的建设方向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如何支持区域统筹下集约与创新的数字校园建设,以达到中小学数字校园“低成本、高可用性、低维护”等最佳特征提供方向。这些问题的讨论结论,对于我国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也具有参考意义。
本次会议上,大兴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陈志涛和李勇老师分别介绍了大兴数字校园建设思路和建设方法。北京市大兴区在区域层面的进行综合统筹,从2011年以来经历了“单体数字校园建设实验”、“区域统筹建设模式”和“云数字校园”成果推广三个重要阶段。大兴区数字校园建设实现了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的管理平台,五级标准化认证体系,公共应用区域建设,特色应用学校自建,提出“区域数字校园云应用商店”,形成了数字校园建设的开放性生态环境,能够使区域、学校、企业三方力量有效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