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
提到学科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制与开发,不得不说近些年伴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兴起的“微课”、“微视频”等也受到大家的关注。
翻转课堂2007年在美国出现,2011年以后迅速扩展至全球,那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除了教学行为次序的变化,到底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改变的是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发生情境的颠倒。”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余胜泉教授认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由,师生、生生之间拥有了更多的交流与互动,以发展学生的深层认知能力。在此过程中,技术不再仅仅是我们过去强调的作为一种手段辅助我们学习,而已经发展到充当学习者建构知识的工具,即作为认知工具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种教学模式的融合,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是需要根本解决的问题。
“翻转课堂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目前还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著名教育技术研究专家何克抗教授认为,这些挑战包括:各学科优质教学资源的研制与开发;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急需更新;课前在线学习时间和课堂面对面教学的时间是否可以调整或变通;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段能否向高、低两端扩展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不考虑我们国家的本土教育情况,也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避免微课建设误区
近些年,“微课培训”、“微课大赛”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教育界。微课内容短小精悍,作为教学资源不仅方便教师的使用,也适合学生的学习。
但在实际教学中,专家发现,有些微课制作粗糙,有些应用“微课”教学的翻转课堂流于学生过于自主,学生的学习目标难以达到,学习任务难以完成。为此,余胜泉教授认为要从几个方面来避免“微课”的建设误区,微课资源的设计需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尽可能减少需要用户记忆的内容。微课所表现的知识单元,在内部需要是连续并有所重叠的,方便学习者从任何一节开始都知道自己在整个体系中的位置。微课的学习活动设计要更重于内容的设计。从结构看,微课之间能以知识为中心,构建社会认知网络。通过对信息的链接发展成为对人的链接,从而实现物化资源与人的资源的联通,让知识成为人的连接通路。
本次大会还专门邀请长期从事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的K12教育网创始人王珏先生开设培训活动,与会代表受益匪浅。北京师范大学朱京曦博士提出“小微课、大智慧”的观点,教师在微课的教研中通过模拟设计、对比设计、独立设计的循环迭代过程,提高设计与应用微课的能力,可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课程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整体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与教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