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丁海洋:让“菌菇梦”走得更远

2015-02-02 09:08: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作为“毕创族”大学生,丁海洋从常熟理工学院毕业后,就在自己的家乡创立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江苏省绿姝食用菌有限公司。
 

  原标题:丁海洋:让“菌菇梦”走得更远

  作为“毕创族”大学生,丁海洋从常熟理工学院毕业后,就在自己的家乡创立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江苏省绿姝食用菌有限公司。3年多的时间里,公司的规模从固定资产400万元扩大到1200万元,年销售额达800多万元,成为当地响当当的龙头企业。

  梦想在等待

  丁海洋的创业梦一直都在。因为父母都是做生意的,他直言:“我从没想过毕业后去行政或事业单位上班。”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毕业后自己创业。所以,大学里,他一直在谋划着他的创业梦,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

  “想法这个东西,一旦有了,越是不去实施,就会越发膨胀”。大二的时候,他和同班同学丁洁翔常在一起探讨创业的事。有一天,他们突发奇想,做葡萄园和猕猴桃套种生意。丁洁翔家里本身就是做庄园生意的,现成的资源,就差两个人回去经营管理,他们一拍即合。于是,丁海洋挑了个假期,回家跟父母摊牌,说自己打算辍学去做生意。“辍学?”父母很震惊,母亲眼含泪水地将他劝回学校,“你现在要创业还不是时候”。

  看到父母坚定的态度和担忧的眼神,丁海洋心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再等等吧。”回到学校,他将自己的主要时间都用在了专业学习上,每天除了上课、吃饭、睡觉外,就跟着指导教师姚璐晔做食用菌实验。他不敢让自己闲下来,似乎只有这样,他的心情才能平静些,梦想的火苗才不会窜得那么高。

  与杏鲍菇结缘

  有一次,丁海洋参加了学校组织到菌菇厂参观学习的活动。他和同学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菌菇生产车间,并听取了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公司的介绍。这看似很平常的一次参观,却把丁海洋压抑着的创业小火苗一下子引了出来。他心想,“利润这么好的项目,又是自己熟悉的菌菇,是不是可以尝试创业?”

  参观回来后,他开始专心研究杏鲍菇的栽培技术。临近毕业时,他拿出了毕业论文《食用菌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方法改进》,这篇论文成为当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项目之一,后来还发表在《常熟理工学院院报》上。快毕业时,他找到常熟碧溪一家菌菇厂,当了半年的小学徒。这半年里,他不仅学到了关于杏鲍菇栽培的基本知识,还积累了不少车间管理经验。为了确保项目的可行性,丁海洋跟父母借了几万元钱,在常州郊区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建了一个小型实验室。经过8个月的实验,他证明了自己的想法。专业的技术,详尽的数据,可观的利润,丁海洋决定将杏鲍菇作为自己的第一个创业项目。

  寻求新空间

  当丁海洋带着他的“菌菇梦”回到家乡时,家乡政府和父母都给了他极大的支持。“绿姝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项目”获得了江苏省政府创业专项资金支持。父母也竭尽全力,四处帮他筹措资金。从租建厂房、引进设备到投入生产,丁海洋分秒必争,只用了短短5个月时间。现在,公司每年净利润达100多万元。

  丁海洋今年刚28岁,但他颇具企业管理者的前瞻性和危机感。今年下半年,他开始研究其他菌菇产品,寻求新的利润空间,避免被市场淘汰。对于他个人,他表示自己还想考研,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和自己的“菌菇梦”走得更远。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