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开中学2015年寒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在朋友圈火了。这封信的主要意思,是希望家长“放慢孩子成长的节奏”,信中还教给了家长们慢下来的方法:“优秀的父母只会营造环境,提供契机;成功的父母只会在漫长的岁月中享受教育孩子的快乐。”
这封信之所以被家长大量转发,除了言辞真挚,富有文采,感人至深外,更重要的还是触动了家长们的“痛点”: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绩单。事实上,南开中学写这封信也是有“目的”的,一场考试就像一场比赛,不可能每人都旗鼓相当,总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状况,这封信其实也是给4000多位即将面对孩子考试成绩单家长的一种心理铺垫和引导。
无疑,南开中学与家长的这种沟通方式值得肯定。信中所阐释的教育理念值得尊敬,尤其在各种“奔跑”语境的当下,“无用方为大用”的观点让家长乃至整个社会眼前一亮。
一直以来,“慢下来,静等花开”的教育理念,几乎成为家长的奢望,孩子的梦境,可想但不敢求。事实上,这种“无为而教”的育才方式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只是家长们不敢冒险去试罢了。
科举时代,寒门子弟飞黄腾达的故事比比皆是,除了良好的家风,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提高教育质量的“硬件”,一样不影响他们成为人中龙凤。
湖北清洁女工熊玉香培养出剑桥博士儿子,在她看来就是一种“无为”的教育。妈妈生活上的善良、节俭、老实,工作上的认真、勤恳、踏实,对儿子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至于“宽松的环境”,根本不用创造,她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经济实力来为孩子“制造紧张情绪”。
相比熊玉香的教育方式,大都市里的家长们则要“快”得多:幼儿时,要“赢在人生的第一步”;为了应对小升初这个“小高考”,家长们从一年级就开始拼了,拼英语、拼艺术、拼奥数;到了高中,就成了拼时间、拼题海、拼毫厘分数。老师比孩子的节奏要快,家长比老师的节奏要快,孩子们在成长中有种被人提到高空、产生失重的感觉,这种快,某种意义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掠夺。
慢养孩子,也是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的家教心得,他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真正的园丁是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的,他们知道每种花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是花开的早晚不同。
我所理解的“慢养”和“无为而教”,当然并不是“懒养”,也不是“不教”,更不是随意降低教育的标准,而是要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改变“圈养”思维,不急于求成地追求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判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在成长中享受成长的快意,在发现中学会发现最好的自己,在不紧不慢中加注主动奔跑的燃料。
我们不必去深究“快养孩子”的恶果和社会根源,很多原因和道理,人们不是不懂,而是假装糊涂,有时候又不得不糊涂。潮流裹挟之下,知易行难,大部分家庭和孩子就这样被卷入其中,于是,个别的醒悟,才会变得如此难能可贵,振聋发聩。
因此,作为家长,应逐渐形成慢养孩子的共识,你可能无法拒绝孩子的成绩和名次,但你可以调整对孩子成绩和名次的期望。你可能无法不担忧迟迟未到的花期,但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劳作来稀释等待的焦虑,和孩子一起成长,远比孩子自身成长还要艰难。你不改变,孩子注定孤单。(评论员 王方杰)
中学校长致家长的一封信:放慢孩子成长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