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对不良反弹容忍度仍需提高

2013-07-11 09:12:32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在帮扶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帮扶名单也相应调整 浙江银监局法规处陈志法处长称,在帮扶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跟政府、企业有效地配合。
 

  记者调研发现,在信贷投放过程中,尊重市场、与行业内专业性组织合作、金融服务创新多、产品灵活的投放领域,其不良贷款率往往也控制得好

  央行6月份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显示,从地域看,去年新增不良贷款主要集中在市场经济较活跃、中小企业较密集、外向型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从行业看,光伏、钢贸、 造船、钢铁、煤化工、水泥等产能过剩行业成为不良贷款反弹的主要行业;从企业规模看,中小企业新增不良贷款较多,一些地区中小企业担保链、资金链、产业链风险暴露。长三角一时成为不良资产爆发的重灾区。

  去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钢贸贷款质量屡见报端、备受关注。在上海银监局副局长谈伟宪看来,钢贸融资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很多钢贸企业以钢贸融资为平台,超额融资,大量资金没有被用在钢材上,而是挪用到其他领域,“这一轮是去杠杆的过程。”

  而在处置钢贸风险过程中,上海的银行业在银监局的支持下,审慎有序,区别对待,没有“一刀切”,效果做得比较好。谈伟宪介绍,目前看来上海钢贸融资风险对银行资产、信贷安全不会构成威胁。

  上海银监局相关人士介绍,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正在落实各类风险的前瞻性管理、压力测试、贷后管理和“三法一指引”,同时抓不良资产准确分类处置核销。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上海市的不良率控制在0.8%。截至5月末,上海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83.15%和247.6%。

  近两年受经济不景气、出口下滑影响,浙商“跑路事件”屡次发生,并引发一定范围内的民间信用危机,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浙江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反弹。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去年末,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由2011年末的387.2亿元翻倍至790.5亿元,不良率由年初的0.91%上升至1.68%。

  为了免受“跑路事件”牵连,建行宁波分行行长苏克介绍,该行正严抓重点客户预警排查,根据阶段风险特点提出监控名单,落实专人专户管理,防范企业资金链断裂带来的信贷风险,持续开展客户树立和风险排查,主动退出高风险贷款。同时,严格控制敏感性行业贷款投放,积极稳妥退出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总行信贷政策的贷款。近四年,该行信贷退出金额45亿元,完成退出计划的124%。

  对此,浙江银监局也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提出了一揽子具体措施。浙江银监局法规处处长陈志法介绍说:“在企业层面,就是加强对企业资金量管理、风险管理;在银行层面,就是加强和改进授信风险管理。”他强调,政策要建立长效机制,更重要的是侧重于对经济长远的影响和引导。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信贷投放过程中,尊重市场、与行业内专业性组织合作、金融服务创新多、产品灵活的投放领域,其不良贷款率往往也控制得好。

  例如文化行业,近年来,上海银行与文化发展基金会建立了项目评审机制,交行与中视网建立电视制片企业信用星级评定体系,工行上海分行为优质文化创意企业推出缴付税款的“利得税贷款”业务等创新举措层出不穷。截至去年年末,上海市文化产业不良贷款余额仅0.55亿元,比年初减少0.09亿元,不良贷款率0.34%,比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比银行业机构全部贷款不良率低0.52个百分点。

  帮扶困企的浙江经验

  上半年,宁波已经出台了两批约80家左右的帮扶企业名单。不过,在帮扶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帮扶名单也相应调整

  ⊙记者 苗燕 ○编辑 枫林

  去年以来,经济的持续下行使得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的情况。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浙江省,因此而受到的影响格外明显。上证报记者近日在浙江调研期间了解到,浙江的不少企业出现困难后,在政府的推动下,当地金融机构开始了积极的帮扶工作。这种成规模、系统性强的“困企帮扶”行动,在全国来看,浙江做得格外突出。

  在宁波,不少企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经营困难。尤其是企业关联多、银行多头贷款多,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地银行不良贷款的上升。宁波银监局局长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企业发生困难的时候,如果银行“你也抽贷,我也抽贷”,企业的资金链就会断裂。所以从今年年初开始,当地政府和银行就在联手研究如何实施“困企帮扶”,并公布帮扶名单。

  “困企帮扶不是一句口号。哪些应该帮,哪些应该扶,哪些应该让他死,哪些还要加大信贷风险管理的力度,把贷款压下来。时间就是金钱啊!”吉明说,“对困企进行分类是帮扶行动的第一步,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分别处置的措施。”

  据介绍,宁波将问题企业分为四类:一类是企业家跑路的;一类是企业家虽然没跑路,但是生产经营严重资不抵债,已经死了的;或者是在转型升级中是属于调整对象的;第三类是主营业务是好的,但由于市场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影响,资金链发生困难,还是有市场、有产品、有销路的;第四类是,企业本身是好的,但由于跟一些相关企业的进行了联保、担保,其他企业发生了债务紧张,因此受到波及。

  “对前两种,银行是要坚决收贷;对后两种要实施帮扶。这个层次一定要搞清楚。”吉明说。此外,对于突发式的、集团企业风险的帮扶则要看企业本身自救的力度。“是不是壮士断腕,该清的清,该变现的变现,该转型的转型。有些企业出问题都是战线太长,特别是投资链太大,如果企业没有这样一个决心或者这样一个行动,而且现在还把资产藏着掖着不向银行披露,就没有帮的条件了。”

  而对于帮扶企业名单的最终确定,也并非来自行政命令。据介绍,由于不少企业存在多头贷款,因此,必须由银行根据大的原则进行摸底,自行提出名单,而且必须是银行们达成一致的企业才能最终被列入帮扶名单。“我们要求,一旦进入帮扶名单,各家银行就要约法三章,不能对其简单抽贷,要保障企业度过难关。”吉明说。

  上半年,宁波已经出台了两批约80家左右的帮扶企业名单。不过,在帮扶的过程中,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帮扶名单也相应地调整。宁波银监局监管一处处长严斌介绍说,有些企业1、2月份的时候还是能帮扶的,但过了两三个月,或发现有民间借贷数字很大,或个别企业主出现外逃,或有些企业出现了停产,帮扶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这些企业就要被清理出名单。“原则上,名单的调整一个季度进行一次,”他进一步介绍说,由于进入名单本身是在充分尊重各银行意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退出名单也由银行根据不同的方式来处置。

  浙江银监局法规处陈志法处长称,在帮扶工作中,更为重要的是如何跟政府、企业有效地配合。

  吉明也同样认为,这点至关重要。“要看政府的协调是不是真协调,在财政、税收等方面要看是不是真的能够出台配合措施。如果政府只在嘴上讲协调,而在行动上没有具体的措施,加上企业不配合,那么银行就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抓紧清收,否则时间越长,信贷损失越大”。

  最后,吉明坦言,“困企帮扶这件事情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尤其是执行过程中有很多困难需要不断协调,但方向是对的。”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