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股市应在经济转型中发挥正能量

2013-07-11 08:54:55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从目前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和打出的经济牌来看,宏观政策取向已经非常明确:盘活存量、消化产能过剩、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用短期阵痛为未来腾出可持续增长的空间。但一个低迷不堪的股票市场不利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和盘活存量的大势更需要中国股市充当正能量,需要担当更多的责任。
 

  从目前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和打出的经济牌来看,宏观政策取向已经非常明确:盘活存量、消化产能过剩、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用短期阵痛为未来腾出可持续增长的空间。

  这将意味着中国经济在今明两年要过苦日子,经济增速将会减缓,可是对股票市场而言,宏观基本面和上市公司基本面都将面临不确定性的考验。但一个低迷不堪的股票市场不利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和盘活存量的大势更需要中国股市充当正能量,需要担当更多的责任。

  当务之急,A股市场必须要先提振投资者信心。但在目前的基本面和宏观背景下重拾信心并非易事,毕竟人们的预期普遍悲观,在当前要想重拾信心就必须要进行深层次的制度改革,而且还不能回避核心矛盾,要让大家看到公平、正义、向上的希望。股票市场除了要营造分红回报的“正和博弈”条件,也要完善法制化的市场秩序,要遏制权贵资本和既得利益者的非市场化行为,关闭“绿色通道”,理顺股市的利益分配机制,否则让投资者只“捐钱”肯定不会有信心。

  同时,要明确中国股市的功能定位,应该强化股市的资源配置功能,将资金配置给真正需要钱的地方,让市场将资金配置给新兴和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培育中国经济的潜在希望和战略格局,抑制“两高一限”的企业圈钱上市,让股市恢复活力。

  否则一个弱势的中国资本市场很难促使中国经济结构的有效转型,同时可以让股票市场充当管理流动性的场所,在流动性泛滥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股市来吸纳过剩流动性,而不是让发毛的货币兴风作浪,一会炒房、一会炒农产品;在目前美联储量化宽松退出的预期下,全球流动性有回流美国的趋势,这除了会对现有的资产价格釜底抽薪,同时会让货币政策部门措手不及,流动性的暴涨暴跌也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稳定,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通过制度改革提振A股市场信心,准备外流的流动性就能够留在股市,即使股市有些泡沫,市场的各种功能还是存在的,这总比在熊市中煎熬和所有功能丧失显得主动。

  当然,股票市场还可以充当财富再分配的场所,如果股市具有投资价值,无疑可以让人通过合法投资成为名正言顺的中产阶级,反之一个股市如果成了“消灭”中产阶级的场所,则初次分配的不公平会进一步加剧中国财富分配的两极化。

  股票市场本来是一个直接融资的场所,但是,几大上市银行在A股市场中的权重比例太高,导致股市只能看这几家庞然大物的脸色,如果银行股没有起色,中国股市将难有起色。

  如果仔细观察美国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构成,会发现金融股的数量并不多,这也正是美国股市为何在金融危机之后不跌反升而中国股市连续暴跌的原因。因此,中国股市在未来IPO的时候,应该鼓励和帮助中小、创新型企业融资发展,资本市场应该是帮助那些有想象力的企业快速成长和变强的场所,如果资本市场真的要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实体经济服务,那就应该暂缓大盘股的发行,减少以再融资为目的的重组并购,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中小、创新型企业。

  “金融国十条”对此其实已有明确表态。笔者认为,只有优质的中小企业有了成长的土壤之后,资本市场才能长出参天大树,长远而言当然利好中国股市,但短期内要谨慎放宽创业板门槛,建立好企业上市、劣质企业退市的机制,健全投资者诉讼维权的途径,防止“万福生科们”打着创新的幌子包装上市。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