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上市公司热衷理财赚快钱 不投实业玩理财

2013-07-03 09:33:15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热衷于赚快钱,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大户。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500多份关于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
 

  募集资金项目进展缓慢,却拿出大笔资金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随着6月以来“”爆发,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大幅上升,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更为踊跃。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仅6月就有超过60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合计投入接近百亿元。业内人士建议,上市公司应着力发展主业,用好募集资金,加快推进投资优质项目,即使是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也应防范风险,规避高收益高风险的产品。

  不投实业玩理财

  热衷于赚快钱,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大户。6月21日,富安娜使用5000万元购买兴业银行理财产品,此产品为保本浮动收益型,参考年化净收益率为7%,期限1个月。6月26日,富安娜发布公告称,为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公司董事会同意增加自有闲置资金投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额度,从2.5亿元提高至3.1亿元。次日,富安娜便投资1000万元认购交行一款预期收益率为6.2%的理财产品。

  受到上市公司青睐的理财产品,普遍具有期限短、收益高的特点。6月18日千红制药认购的建行“乾元”保本型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达7.39%。6月27日,广联达公告其用自有资金7000万元购买了北京银行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期限30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6.5%;明牌珠宝用5000万元向广发银行认购期限35天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亦达6.25%。英飞拓6月26日投资6000万元认购兴业银行的2只产品,期限仅仅只有14天,年化收益率7%。万和电气投资1000万元购买农业银行的一款产品期限更短,仅为8天,年化收益率为6%。

  同花顺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00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500多份关于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而在2008年和2009年,上市公司中发布购买理财产品公告的甚至不足10家。更加夸张的是,一些公司通过IPO、增发、发债获得大笔募集资金,募集资金项目推进缓慢,资金投入小,似乎已成为了公司的副业,而进行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倒成了主业。

  以中小板公司英飞拓为例,6月26日,英飞拓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公司在不超过2.5亿元额度内使用自有资金择机购买短期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以滚动使用。今年以来,英飞拓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已多达14笔,金额合计超过10亿元。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市至今已经两年半时间,英飞拓的四个首发募集资金项目中,包括视频监控产品技改扩建项目、光端机系列产品技改扩建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研发中心技改扩建项目等在内却无一完工。截至目前,首发募集资金投资收益全部为零收益。

  仍需警惕投资风险

  佳悦通投资运营总监龙树河表示,“很多上市公司募集了大量资金,但囿于投资渠道较少,或没有合适的投资项目。同时,不少银行遭遇‘’抢发理财产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随之走高。这其实也是上市公司获利的轻松途径,造成近期上市公司扎堆购买理财产品。”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大量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实体经济的不景气。如果上市公司有好的募集项目,预期收益更高,肯定不会购买这些银行理财产品,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其实说明了上市公司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其实考虑也是如何提高资金的收益。

  “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率在5%以内的理财产品相对比较安全,超过5%风险就大大增加,7%的年化收益率一方面说明‘’,也反映出投资风险增大。”这位券商分析师表示。

  近期已有上市公司投资信托产品遭遇险情,也有上市公司因违规操作购买理财产品而受到处罚。6月15日,方兴科技动用总额5.8亿元的募集资金签约购买两种理财产品,但未履行董事会决策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董事长关长文在此次违规行为中,擅自要求和批准使用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并且不履行董事重大事件报告义务。因此,安徽证监局免除了关长文董事长、董事职务,自免除日起1年内不得担任上市公司董监高职务或实际履行上述职务。另外,对总经理兼财务总监陈阿琴、副总经理王永和予以警示。

  对于上市公司扎堆购买理财产品,不少业内人士认为,IPO或增发所获得的资金是投资者投向上市公司开展实业的,上市公司应优先投资与主营相关的优质项目,如果因投资理财产品而影响募投项目进展,长期下来必将造成主业不振,实体经济空心化。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