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洽洽森马等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热情持续升温

2013-07-02 11:14:04 来源:中国证券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6月以来,在“钱荒”与季末考核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少银行抢发理财产品进行揽储,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水涨船高。综合各家公告,其中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钱或来自于募集资金或自有资金,且购买额度比较可观。
 

  继6月份A股多家公司扎堆购买理财产品之后,进入7月,这股热潮仍在持续升温。兴业科技、洽洽食品和森马服饰等多家公司7月2日均发布使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据不完全统计,6月至今,A股宣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司已超过100家。

  6月以来,在“”与季末考核的双重压力之下,不少银行抢发理财产品进行揽储,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水涨船高。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以1-3个月期限人民币理财产品为例,5月份第一周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3.93%,而到6月最后一周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已达到4.56%,本周以来,7%以上的收益率已是屡见不鲜。

  在缺乏投资渠道的背景下,投资理财产品成为不少上市公司谋求“生财”的优选。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整个6月份,发布购买理财产品公告的上市公司已有96家,仅6月24日一天就多达11家。进入7月份,又有多家公司加入“理财”行列,而7月2日发布“理财”公告的公司几乎都集中于中小板。

  综合各家公告,其中用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钱或来自于募集资金或自有资金,且购买额度比较可观。在7月2日发布“理财”公告的5家公司中,除兴业科技和森马服饰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使用公司闲置自有资金外,洽洽食品、亚太科技和佰利联均称其购买理财产品使用的是闲置募集资金。而在购买额度方面,兴业科技和洽洽食品认购的理财产品金额均超过1亿元,其他公司也在千万元以上。对于上市公司扎堆“理财”这一现象,业内普遍分析认为,上市公司通过IPO获得的资金应该投向实业项目。(郭力方)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