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创业板高烧何时退 行情进入顶部博傻阶段

2013-07-03 09:23:35 来源:人民网-股票频道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6月夏日的凛冽寒风狂扫股市,但创业板的这片天空似乎依旧那么温暖。现在这一逻辑链条出现了问题,流动性宽松不再,同时投资者将认识到经济去杠杆的系统性风险将传导至高估值的新兴产业。
 

  6月夏日的凛冽寒风狂扫股市,但创业板的这片天空似乎依旧那么温暖。上半年上证综合指数下跌了13.5%,而创业板指数上涨了41%。进入7月之后,创业板指数继续高歌猛进,目前距离年内新高仅有几个点的距离。

  虽然创业板的走势对比主板市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但市场总是对的,市场此前的核心交易逻辑也一直是:在年初流动性较为宽松,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投资者希望寻找机会,由于经济疲弱,主板缺乏机会,因而投资者开始在中小股票中寻找未来的希望。

  在这个逻辑之下,加之机构在相对排名游戏规则下的市场博弈,强者恒强、机构抱团取暖了半年,目前已经成功将理念颠覆,周期股的拥趸们或者“从了”或者“下课”,该买的都买进来了。创业板几乎所有的个股也都得到了不同的厚爱,鸡犬升天,市梦率已经让不少投资者开始期待中国的“科网泡沫”或许会出现。

  但是,现在这一逻辑链条出现了问题,流动性宽松不再,同时投资者将认识到经济去杠杆的系统性风险将传导至高估值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在创业板这个围城里的人开始焦躁、想出去,特别是,IPO 重启、中报验证期、大小非解禁减持压力上升等累积冲击会选择一个时点宣泄出去。

  IPO重启时间虽尚未定论,但已过会未发的公司中创业板公司无论在募集家数还是募集金额均占据主力。随着批量的经过严格财务核查且估值较低的新股上市,还有多少投资者继续青睐目前的创业板呢?此外,三季度,创业板“大小非”减持压力巨大。一方面,剔除大股东持股后的解禁金额来看,3季度是创业板年内最高的季度为824亿元。另一方面,历史上看,产业资本在估值偏高或者宏观流动性偏紧的时候,具有较强的减持意愿。

  从估值角度衡量,无论是过去几年还是现在,创业板的高估值并未有高成长作为支撑。以2010年的地产调控为标志,经济进入转型期。在经济整体下滑过程中,市场以为能够代表“新兴”力量的那些小企业也难以交出完美的业绩答卷,2010年名义GDP下滑至今,创业板指成分股公司业绩增速分别为48%(2010)、30%(2011)、2%(2012)。最近的数据来看,以小企业为主要样本的汇丰PMI终值6月为48.2,创9个月新低,再次警醒这一点。

  经济转型有阵痛,大小公司业绩预期、股价都会调整。目前看大票跌得更多,因为逻辑更直接,但之后小股票也会调整,只是时间问题。上半年创业板赚的是“潮水”的钱,题材拉动为主,下半年潮水退去,尘归尘,土归土,只有很少的真成长穿越周期,而且也只是跌了之后能够涨回来而已。长期好不能代表短期安全。

  目前创业板的行情已进入“顶部的博傻阶段”,风险和收益已经严重不匹配,即使后期还有空间,目前也需要等待业绩的验证,或者股价的调整,才能迎来更好的投资机会,创业板股票的投资者更需要经历“暴风雨”的考验。因此,明知后面是仍在吹大、但随时可能破裂的泡沫,你是否参与?理性的答案一定是耐心等待更好的买点,错过好于做错。

  (作者系资深市场人士)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