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雾霾笼罩了半个左右的中国,人们谈霾色变,迫切渴望政府拿出强有力的治理手段。但就在雾霾治理的关键阶段,我们竟然还不能确定雾霾的主要成因是什么,源头在哪,怎么找核心对策,等等。
现在,有一些看似常识性的问题,但不一定能找到普遍接受的答案。比如,雾霾出现是气候成因居多,还是环境问题居多?雾霾的主要源头是汽车尾气、油烟还是煤炭燃烧,或者各占比例多大?雾霾对人体的危害多大,是否可逆?专业领域可能已有答案,但社会层面仍然争议、分歧多多,探讨雾霾对策有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尽管雾霾“到处抢占了头条”,但非常尴尬的是,雾霾治理的前提性工作都不充分,现在连责任归属都变得一团模糊,社会充满全民抗霾的亢奋与混乱气氛。
治理雾霾,首先要认识雾霾,了解雾霾,进而分配责任。遗憾的是,我们对雾霾的认识过程,首先就并不顺利,至少,当初接受与吸纳PM2.5的概念就经历了一段曲折过程。公众舆论中,有关部门、专家出来分析雾霾成因,隐含的主线就是现代化不可避免的问题来了。很多治理建议配套出来,稍作归纳一下可发现,大多是些呼吁公众改变日常生活习惯的陈词滥调。最近又有媒体评论说,“中国人需要向雾霾一起端起刺刀”,莫鼓吹政府与民间的治霾对立,好像敦促政府加快治理是制造对立,甚至民间与政府是同等的责任主体。当前的雾霾应对中,弥漫着一股浓厚的说教味、道德味,少见理性、专业性精神。
大面积的环境污染,譬如空气污染,的确是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更并非中国独有。但立足现代化进程而谈论空气质量,就当以现代化治理的思维出发,而现代化的一个精髓就是理性精神。治理雾霾的手段可能有不同的选择,但根本的出发点,是要讲专业性、科学性。也就是说,我们首先要把雾霾看作一个科学问题,其次看作一个责任问题。雾霾主要源头在哪,危害在哪,空气指数的层面可否相应建立一套治理考核机制,等等,都要从科学的角度弄清楚,然后据此配备相应的责任机制。
很多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环境并非破坏了就无法复原,而对环境的复原通常是科学的办法,并非等待自然界去自我恢复。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是我们国家的庄严承诺,没有道理继续把雾霾仅仅当做现代生活习惯问题、道德问题对待。希望看到蓝天、绿水,这既不是现代人田园牧歌式的乡愁,也没到需要全民自我检讨的时候,能不能治理,能治理到哪种程度,主要责任在谁,必须要有明确的答案。
我们国家的确还处于现代化中期阶段,污染问题远没达到可以彻底避免的时候,而我们当前的发展阶段、社会形态也不足以自然而然的维护美好的生态,惟其如此,集政府能量实实在在地进行环境治理,突出政府的首要责任,反而更显得重要。动辄以全民动员、道德鼓张的方式,试图去解决一个充满复杂性的空气问题,毫无疑问,这很容易成为推卸治理责任的手段,必须警惕和避免。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政府主导,找准雾霾成因,确定责任链条,拿出实际行动,追求看得见的实际成效。
编辑 黄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