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关键是理顺流通环节
此轮蔬菜价格暴涨暴跌,一方面暴露出小农经济市场适应能力弱等老问题,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流通环节过多等新问题。
从田间到餐桌,蔬菜一路走过来并不容易,中间经历了菜农、收购商、批发商等多重环节。产、运、销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层层叠叠堆积,加剧了矛盾,放大了成本。如果把问题的解决仅仅停留在把滞销产品推销出去,只是暂时缓解部分品种部分地区的难题,菜贵伤民,菜贱伤农将始终存在。因此,在保住“菜园子”的同时,要加大对“菜路子”的改进,建立一套蔬菜生产运销的长效保障机制,畅通流通环节,才能避免下一轮周期波动。
如何不断扩大产销对接数量规模,还需要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否则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依然存在。如何避免菜价暴涨暴跌?一方面要善于运用和完善市场机制,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担起保护菜农利益的责任,如研究“蔬菜收购保护价”的形成机制,在城市建立蔬菜种植基地的直销点,建立大宗蔬菜生产的政策性保险基金等,都是有益的探索。(罗彦)
推动物价上涨因素有所收敛
全年物价指数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但下半年我国仍将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物价涨幅达到5%后,如何判断今年的物价走势成为各方关心的问题,近日多位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价格的涨幅不是在上升通道,而是在下降通道,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有所收敛,全年物价指数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由于全球通胀预期还未下降,下半年我国仍将面临较大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今年的物价整体来看还是可控,虽然二季度的水平可能与一季度相当,但下半年会有所收敛。首先,从经济总量和物价总水平的关系来看,只要GDP保持平稳较快增长,CPI就不会失控,而当前国民经济的增长总体基本稳定。其次,只要稳定住货币供应量,物价总水平就会下来。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的一系列货币举措开始见效,M2的增长速度已经减缓,M1连续3个月增幅小于M2。第三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关系看,总体上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一季度的投资和消费的实际增长都有所下降,只要投资控制在20%以下,消费控制在13%左右,就会控制住需求对物价的推动因素。在总供给方面,农产品连续7年产量增加,大部分工业品由于存在产能过剩情况,价格弹性还比较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通胀的需求拉动因素在逐步减轻,至少不会再恶化。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货币政策高频操作,可能到今年3—4季度政策效果更加明显。但是,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压力,可能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成本上涨有一些是合理的因素,比如通过价格的结构性的调整,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以及需求结构的优化会有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推高企业成本,带来“价格阵痛”。他分析到,虽然下半年物价翘尾因素的影响将下降,但由于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尚未退出,全球通胀下半年还看不到拐点,所以,输入性通胀有可能抵消国内翘尾下降的影响。(记者朱剑红)
国内多省市菜价急跌 政府组织企业买菜维稳
牛菜农包心菜卖“天价” 他们凭什么躲过“蔬菜劫”
刚摘下的西葫芦、毛毛菜正从余杭一处蔬菜基地装车。 尹炳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