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 >07年两会>国民素质>试金石
网友:把人口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国民素质上来

[ 2007-03-05 15:36 ]

 

中国现有13亿人口,据联合国有关资料对中国人口发展预测,最高峰值得达到16亿人口。人口问题有两个走向:

一、如不痛下决心形成国家强有力的国民素质三元循环机制和素质教育机制,就必然走向“巨大的人口包袱”。

二、如果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形成国家强有力的国民素质三元循环机制和素质教育机制,就必然有效提高国民素质。于是将“巨大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将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一个大战略。人力资源优势不仅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战略意义,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高素质国民在国家的战略意义,首先表现在各个领域发展中呈良性发展状态。反之呈恶性循环状态。譬如:

素质低——首先是就业困难;

素质低——无论在那种岗位都必然工作质量差;

素质低——国民的社会文明差;

素质低——社会不稳定因素多;

素质低——必然导致经济贫困落后;

素质低——必然造成科技不发达;

素质低——必然观念陈旧;

素质低——往往导致生态破坏,影响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现在从现象上看,普遍认为国民素质低。之所以给人们留下这个感性认知趋同呢?其根本原因是: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模式所传授的知识结构,基本局限在书本上的基础文化知识。就我们研究证明,真正做人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可以归纳为八大块(包括基础文化知识、高级人文知识、实践经验经历知识、科技知识、职业知识、生活知识、政治经济法律知识、世俗社会知识)。所以仅仅内化基础文化知识,只是内化了八大块知识中的一块。而且人的实践性很强,太需要将书本的基础文化知识转化为实践实用的知识。可是我们世代的教育模式没去完成综合实用的知识结构培养。始终只是教授书本知识,并仅以书本知识为考试目标。因此,这种教育模式下,人的知识结构必然处于失衡状态。而单从基础文化知识这一块来讲,又显得“虚高”。从实践实用人才来讲,就显得知识结构失衡。

对于这种知识结构失衡,过去为什么不认为素质不高呢?这是因为过去是计划经济,过去读书识字的人少,这才认为读书人、有文化的人有本事。才受尊重。可现在不同了,现在市场经济下对人的真本事、实践、实用能力更看重。也就是说,没有书本知识不行;光有书本知识也不行。这就是我们普遍感受到国民素质低或不及过去的原因。

由于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所以很容易在全民中形成一个共识。在当下,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或各级政府文件中;很多内容上都不能不谈及人的素质问题。大小新闻媒体也把人的素质问题频频见诸报端。在老百姓的口头语中也无不谈及人的素质问题。学术界更是自发地在关注或研究人的素质问题,并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也就是说,全国上下各界都在关注、关心国民素质问题。有些甚至达到了迫切的愿望。

既然全国上下有如此强烈提高国民素质的呼声,可我们的行政机构及行政工作,研究机构和研究工作却显得滞后和被动。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人口控制的计划生育工作,后来倘若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不从行政上、法规上、机构上等形成一套机制,计划生育工作也没有今天的局面。也就是说,在提高国民素质这个问题上,也迫切需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国家机制,这才有望使国民素质提高进入一个良性的三元循环发展的状态。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