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在线首页 ·英文首页 ·两会英文专题
   
    中国经济的力量已然为世界所瞩目。经过百余年的磨砺,中国终于在民生问题上走上正轨。当年“富国强兵”的质朴口号至今日似终于见得曙光。不过,与中国百年前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与军事的挑战一样,我们所追求的崛起梦想也绝非GDP所能单独支撑。我们认为,制度、文化、精神、信仰,亦是推动中国崛起的力量。
    如民众内心只有渴望而无信仰,则国家可以有一时之富但无法有持久之强。
    因此,关注中国的精神纽带和精神力量的现状,亦是关注内在中国的现实与走向。从中,我们看到了忧虑与迷茫,也看到了荣耀与希望。我们须避免“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的结果。不为别的,只为数代国人心中的那个梦想。
[评论]
 
国家形象:和谐大国的精神力量
2006年以来,中国的外交张力尽现在多边和双边活动中,并与经济、文化、教育相结合,使中国元素深深地影响着这个世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正凭借日益增强的“软实力”,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上。[详细]
2006-2007:光荣与挑战
中国外交2006:光荣与梦想
当单边主义思潮如高烧一般退去,中国集团化多边外交的推进正在引发世界的关注:2006年,全球近1/2元首在中国留下足迹;联合国近2/3成员国与中国进行对话;三大峰会举办再现大国风范……光荣与梦想,与中国外交如影相随。[详细]
中国外交2007:挑战与难题
中国外交选择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期待与怀疑、接受与臆断的复杂情绪相生相随:大国关系、能源安全、贸易逆差、经济诉讼、国民安保……如此的每一步判断与决策,无疑都在考验中国外交的魄力与眼光。[详细]
中国模式:非物质力量PK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
令人难以想象的发展速度,社会变革中暗涌的种种弊病,既让中国备受瞩目,也让许多人开始计算着这样的命题:中国的发展模式会不会将它带离发展中国家轨道?[详细]

“中国模式”:非典型性示范
“发展中国家应该借鉴中国模式。”安南一句话让“中国模式”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转型模版市场上的热销品。这种独特的模式也让中国外交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精神力量。[详细]

中国价值观:一种敬守的共识
“北京共识”推进“善意型外交”
江湖上大都有一条人人敬守的处事原则,国际社会同样如此。当颐指气使在平等的呼声前消弭无形,“北京共识”带来的善意外交温暖了世界。[详细]

当和谐梦想照进国际现实
尽管“北京共识”的平等和谐理念让人慨叹,中国外交的善意与主动也在震撼全球,仍然有很多人在小心翼翼地注视着中国的一举一动。[详细]

和谐外交的查漏补缺
如何成为“心灵捕手”?
外交新政不是阳春白雪。2006年,中国公众外交再启破冰之旅,无数老外对中国产生兴趣,国内民众得以探访外交机构。中国外交,离“心灵捕手”还有多远?[详细]
不挂牌 没叫好
有人欣赏中国外交延续先秦现实主义作风;有人嘲讽中国尚无资格走出亚洲。宣传话语权的缺失,让世界对中国仍存误读。[详细]
   
两会代表热评中国软实力
吴敬琏:提升“软实力”需大布局[详细]
张伟超:华文在升值 华文教育在升温[详细]
钮小明:给个体中医一个“名分”[详细]

·杨谰:设立全国性“公益慈善日”
·张杰庭:留学热导致教育贸易逆差
·不能用精英教育来衡量大众教育的问题
·张保庆:高教收费超过百姓承受能力
·谈青年问题论人才质量 代表热议软实力
·中国文联邀请代表委员畅谈文艺

专家访谈
全国政协委员吴敬琏:全民炒股现象不正常[详细]
吴忠民:民众关心的即是政府需要着力解决的[详细]
清华教授王名解读总理报告:透明加亲民[详细]

·专家:公正解读中国军费开支
·注重公平:中国发展的新动力源
·李华芳:世界需要怎样的中国
·总理报告谈楼市:千字情牵民生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民生字字重千钧

文化国力:“文化大国”到底有多大?
文化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文化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趋突出,文化外交和文化交流与合作正在成为各国总体外交的重要内容。[详细]
“文化大国”到底有多大?
“文化大国”有多大?
文化乃国家之心,民族之魂。历史上的分分合合从来不曾切断中国文化的传承,热销世界的中华文化品牌很多。抛开这些中华文化名品,“文化大国”的背后还有什么?[详细]
经济复兴还是文化复兴?
当国家力量的衡量超越政治与军事的壁垒,经济与文化日渐成为一国内政的主题。经济发展是否必然带来文化荒漠?何样的文化品牌才能在逐利狂潮中屹立不倒?[详细]
文化大国,品牌先行
文化“软实力”需要文化品牌的支撑
进一步推广以文化为主的“软实力”,是确保和延续中国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因素,而打造为世界所接受和欢迎的优秀文化品牌,则是这一努力的重要内容。[详细]
记者调查:海外春节热,到底有多热?
春节的“国际化”趋势是中国国力上升的结果,更是中国和谐团圆的文化价值追求受到各国人民欢迎认同的表现。[详细]
孔子学院:中国文化出口的大品牌
孔子学院的批量出口,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也必然增强中国文化思想对外传播的软实力。[详细]
全球“汉语热”,只是看上去很美?
世界“汉语热”是中国文化的魅力使然,但中文想要成为新的强势语言,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详细]
冷静应对文化“逆差”
五千年文明为何不敌好莱坞?九大原因导致软实力不足
当“中国制造”标签贴上全球工业品之时,中国文化却在东西方夹击下艰难求生;当崇洋成为国人生活时尚之时,全球却少了一分对中国文化的情感消费和崇敬之情。[详细]
面对“文化贸易逆差” 中国该当何为?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何适时做出调整,借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展示良机树立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挑战和机遇。[详细]
   
观点探讨
一:中国是否处于“文化孤立”?
观点一: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详细]
观点二:当前中国文化交流之所以遭遇障碍,或许恰恰是因为我们并未向外传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没有体现出真正的独特性。[详细]
观点三:对于中国来说,不会回到孤立主义的过去。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人想让外国人研究并欣赏他们的过去。[详细]
二:传统文化能否撑起中国软实力
观点一:春节的复兴也是中国软实力日益增强的一个具体体现。[详细]
观点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离不开“返本开新”,即应从传统中撷取资源。[详细]
观点三:组成中国“软实力”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核心则是我们的传统文化。[详细]
三:软实力离不开硬实力
观点一: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等;软实力则分为国家的凝聚力、文化被普遍认同的程度等。[详细]
观点二:硬性实力容易赢得战争;但需要软实力才能获得持久和平。[详细]
国民素质:离大国形象还有多远?
在一个国家所有的“软实力”中,人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国家的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一切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都证明:国家竞争力的基础是国民素质,没有没有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现代化。[详细]
大国崛起离不开国民素质的提高
温家宝: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要优先发展教育
中国要受到国际尊重,必须靠经济科技实力的增强,靠人民生活富裕幸福,靠国民素质、民主法制、精神文明和道德力量。而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就要优先发展教育。[详细]
国民低素质将制约和谐社会建设与发展
国外曾有人提出一个国家实力方程:G=国家实力=N(L+P+I+M),其中P代表人。在当今国际环境中,国民数量和国民素质都应成为P的内涵——换句话说,国民素质高低,同样会影响到国家实力的提升。[详细]
中国国民素质的忧人现状
中国“精英”为何被贴上丑陋标签?
如果本应在国民素质提升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精英阶层普遍怀揣外国护照,逃税超生,或是冷漠对待慈善事业的话,那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详细]
迎奥运改陋习 京骂等12种小毛病需改正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展现中国综合国力的一次好机会,也是对中国国民素质的一次重要考验。面对奥运这块试金石,中国民众准备好了吗?[详细]
国民素质教育从娃娃抓起
国民素质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应该把国民公德和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各类学校的必修课程,学用并举,长期坚持,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不相信国民素质就没有长进。[详细]
走出误区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详细]
如何提高国民素质
网友:把人口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国民素质上来
在当今阶段,人的素质比人口数量更重要。未来中国的发展取决高素质国民。转移人口工作重心,提高国民素质,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详细]
中国企业如何跨过社会责任这道槛
企业社会责任并非只是评价企业个体道德高下的标准,更是为国民素质提升营造社会氛围的重要内容。[详细]
   
观点探讨
“软实力热”的冷思考
观点一:中国要发展为世界性强国,就必须重视软力量的积累和传播。[详细]
观点二:关于国民素质软实力的争论,实际上是中国在对外比较中寻找自己文化定位的一种努力。[详细]
观点三:增加软实力的办法恰恰不是去向其他国家推中国特色的东西,而是更多地讲大家的共同点。[详细]
人人为中国“软实力”做贡献
观点一:通过互联网渠道,主动出击,塑造中国国家形象[详细]
观点二:国家的软实力也是靠我们“讲”出来的。[详细]
观点三:以志愿者形式搭建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彰显中国的大国形象和“软实力”。[详细]
小调查
国际意识:让中国真正走向世界
什么是当代中国应当具有的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对于世界而言,中国的价值应该是什么?这些问题的回答并不简单,但却十分重要。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中国如何看待世界,决定了今后世界将如何看待中国。[详细]
中国的世界位置、中国与世界关系和中国价值
中国是传统的文明大国,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当代人口大国中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越来越受世界影响并影响着世界。一个重大的问题因此摆在我们面前:中国的价值是什么?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起作用的核心是什么? [详细]
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意识新思考
所谓国际意识,就是是否能够自觉地、迅速地和深入地了解国际社会。全球化条件下,国家无论大小,都已是棋局中的一员。强调国际意识,就是强调中国应有成员意识、大国风范与海纳百川的气魄,在看待国际事务时要有全球视野和世界胸怀,并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受害者心态。 [详细]
新国家意识与新国际意识助力中国崛起
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要在国际通用语境下寻找新的“中国主体”和“中国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国崛起的新哲学,向世界表达中国的国家利益。[详细]
走出大国力量小国心态的误区
相似,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历史逻辑。今日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的中国,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有着惊奇的相似——大国实力,弱(小)国心态(政策)。[详细]
中国到底需要怎样的国际意识?
无论是树立“大国心态”还是培植“强国观念”,最重要的,不是简单地从中国现有的实力地位出发,而是必须从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家发展的道路选择出发,全面和深刻地构建21世纪的中国必须具有的健康、自信和宽广的“国际意识”。[详细]
   
两会新闻
看点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
·人大代表洪可柱批名校掠夺教育资源
·游泳中心回应代表关于田亮的质疑
花絮
·李肇星为记者捡器材(图)
·不顾驱赶忙追访上千记者像落汤鸡
·全国政协委员在京看病花掉千元
·凤凰名嘴曹景行客串摄影记者
·中国首位空客女飞行员送四川代表赴京
    新浪两会专题      搜狐两会专题
    腾讯两会专题      猫扑网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