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一个农村业余小剧团的演出故事

2015-01-26 16:26:11   来源:新华网   作者:褚晓亮、赵梦卓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说起山杏艺术团,在有着全国“二人转之乡”美誉的吉林省东辽县可谓无人不知。 山杏艺术团的前身为东辽县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1982年由农村教师刘思潭一手创办。
 

  “只要演出好,不愁没观众”

  ——一个农村业余小剧团的演出故事

  新华网长春1月26日电(记者褚晓亮、赵梦卓)数九寒冬,滴水成冰。但只要一听说山杏艺术团的流动演出大巴要来了,村民们便早早地去抢一个看戏的好位置。大巴走到哪里,都会点燃寒冬里的“一把火”,所到之处欢歌笑语,掌声不断。而让剧团团长刘思潭和团员们从心里喜悦的,还有他们这个业余农村小剧团终于摆脱多年来的“难以温饱”而“不差钱”了。

  说起山杏艺术团,在有着全国“二人转之乡”美誉的吉林省东辽县可谓无人不知。这个农村业余小剧团已走过30多年的风雨历程,如今,成了县二人转演出的顶梁柱。2014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山杏艺术团也越发“火热”,他们新招收年轻演员20多名,重新购置演出服装和先进的灯光音响设备,演职人员的演出条件、节目质量和演出能力大大提升。

  “一路走来,我们亲眼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饥渴。也正是他们的需求,支撑我们一直坚持到现在。”年近七旬的刘思潭在访谈中和记者讲得最多的就是农民的文化需求。

  新演员、新设备、新气象,山杏艺术团在改革中调整思路,将国家政策方针的宣传与文艺创作结合起来,既增加了收入,又起到宣传作用。记者在演出现场看到,他们与计生系统合作创作的小品《计生情暖我家》、歌伴舞《风雨计生人》等用简洁的歌曲、活泼的表演引来农民观众的阵阵掌声。

  山杏艺术团的前身为东辽县渭津镇业余农民小剧团,1982年由农村教师刘思潭一手创办。“一开始本来是为响应上边的号召建的,但后来因为不挣钱其他乡镇的都黄了,但我坚持要把它办下去。主要是农民太喜欢了。”

  回忆起剧团当年演出时的场景,刘思潭眼里闪过一缕光芒。“十里八村的都追着来看演出,有坐马车的、有走路的,有时候一天得演三四场,好多村抢着让我们去演。”

  上世纪80年代时,渭津镇共24个村,每人每年交0.2元用来看戏,折合每场戏的收入仅为30元。演出条件艰苦,没有钱购买乐器,剧团里的二胡盒是大伙亲手做的,服装道具都很简陋,用村民的话说“看外表不像是唱戏的”。

  “我们走村窜屯,入户演出。一元钱一顿饭都吃不起,就每个人带点白菜、大萝卜等,轮番做饭,晚上住在农民家里。”刘思潭说,送戏下乡时在各村屯之间转场都要雇用农用车、马车或牛车。为了省钱,通常演员都和舞台、道具挤在一个车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无编制、无稳定的工资保障、福利保障等前提下,剧团的生存更是面临巨大的挑战。每场戏门票2元钱一张,勉强够演出的成本,个人基本赚不到钱。

  由于没有专业演出车,对于几吨重的钢木结构舞台,演员们每装卸一次的时间都要超过演出的时长,有时一天转场几次,大家累得筋疲力尽,晚上就睡在学校教室的课桌上。

  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剧团也没有解散,他们的坚守终于迎来了春天。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由财政资金对送戏下乡等予以补贴,加上自己闯市场,小剧团逐步发展成了生机勃勃的国有独资艺术院团——东辽县山杏艺术团。2014年,山杏艺术团收入近百万元。谈及其中的秘诀,刘思潭说:“农民需要丰富的精神食粮,只要演出好,不愁没观众。”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