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海南博鳌3月23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林 任明超) “不搞高碳,搞低碳完全有市场。”3月23日上午,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气候治理的新格局”的分论坛上,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给各个国家带来的不光是挑战和负担,也带来了很大的市场和低碳发展的动力。
解振华表示,低碳市场的发展既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增加了就业。“如果实现我们的目标,可以给69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主要包括:转变传统发展道路、节省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据悉,目前已经有186个国家自主作出了减排承诺。
此外,“巴黎协定”明确了各国的责任,确定了本世纪末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的目标,并将于4月22日签署。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协议落实到行动”,谢振华说,考虑到目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高碳、高排放的发展方式不可持续,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以及国际合作来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
他认为,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变成行动,“最关键的还是技术创新”。据他介绍,“巴黎协定”此前曾设定国际合作机制,绿色基金也曾设立技术合作、技术转让的窗口,这可以帮助各国间开展技术创新、技术合作、技术转让。
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与合作也将带来节能环保产业的振兴。解振华表示,目前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3万亿元,吸纳就业人口3200万,将来还将作为新兴战略产业逐步壮大。
解振华曾多次参加世界气候变化谈判。他认为,在历次气候变化谈判中,资金和技术问题是谈判永恒的主题。目前发达国家没有兑现每年拿出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承诺。
因此,他把希望转移至金融机构:“希望各个金融机构通过绿色金融方式帮助发展中国家融资,提供技术支持、提供技术转让,帮助各个国家提供搞技术创新、技术合作、技术转让。”
在他看来,只有全球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控制两摄氏度的目标。“所以银行在绿色融资方面的责任很重。”解振华指着会场另一头的嘉宾、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Stephen·GROFF说。(编辑 潘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