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 23日,北京首次发布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监测评价结果显示,五年来,北京在生活品质、城市安全方面提升较快,居民最期待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
北京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队长魏小真在2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北京近两年探索建立了“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城市安全、生活品质、环境宜人、社会和谐、开放创新5个方面、35项指标,指标层次和数量与目前国际知名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大体一致。
根据首次公布的监测评价结果,过去五年,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总指数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118.9,比2010年提高18.9个点,年均提升3.8个点,尤其2015年总指数比上一年提升6.6个点,增幅居历年首位。
评价结果显示,过去五年,“生活品质”指数提升5.3个点,对总指数的贡献率最大,达到28%。这得益于北京轨道交通设施建设加快,电影院、博物馆等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养老床位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快。
“开放创新”指数提升3.8个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航空港旅客吞吐量较快增长。
“城市安全”指数提升3.4个点,社会治安、交通安全、生活安全程度近年来均有所提高。其中,2015年“城市安全”扭转了连续两年指数下降的局面,由降转升。
“社会和谐”指数提升3个点,2015年居民收入与GDP保持同步提高、京津冀城镇化率稳步增长等带动了社会和谐程度持续改善。
“环境宜人”指数提升3.4个点,空气质量不断改善、水质达标率显著上升、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等综合因素改善了环境整体状况。
与巴黎等国际城市相比,北京成绩如何?北京市统计局监测与评价处处长赵桂林表示,北京目前处于国际中等水平。虽然北京“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部分领域仍需重点改善。
23日同步公布的居民对“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制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84.2%的被调查居民关注并希望改善空气质量;76.8%的居民认为在城市安全方面最需改善食品安全;74.4%居民期待改善医疗、养老条件以提高生活品质。此外,北京开放包容程度需继续提升,入境旅游人数近年来连续下降,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虽有较快增长,但与伦敦、东京等国际城市相比仍有差距。(完)